母亲更是眼角眉梢都扬起,她招呼王琪吃菜,她想把可儿抱过去,让王琪吃饭,无奈可儿耍赖,“爸爸抱,爸爸抱。”
说着还往王琪的怀里又钻了钻,可儿的举动惹得几个人哭笑不得。
可儿软糯撒娇的声音,让几个人忍俊不已,小婵看到这个情形,眸子露出一抹无奈。
反正自从王琪一进门,可儿就是赖在王琪怀里不下来,就是要王琪抱她。
小婵知道,这是可儿严重缺乏安全感,觉得赖在王琪的怀里,她才有安全感,才有幸福感,这个小小的人儿,多么像自己小时候。
小时候她最羡慕小萍,能赖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小萍都十二三岁了,有时下大雨,爸爸还背着她去上学,经常让她羡慕不已。
她想,如果自己也有一个爱她的爸爸,她也会像小萍一样赖在他的怀里撒娇,让他抱,让他背,可惜自己的命不好,遇到这样一个自私冷漠的父亲,这辈子没有摊上一个能让她依靠,能让她撒娇的父亲。
可儿也许把王琪当成她的父亲,她这么小,就知道谁真正的宠她,真正的爱她。
可儿也是缺乏父爱也很渴望父爱。看到可儿这么依赖王琪,小婵看到父亲跟母亲的脸上露出她从来不曾看到过的欢喜。
小婵也知道父母怎么想的?她也知道父母竭力想让她跟厂长在一起。
但是她不想把自己的感情跟报恩混为一谈。她已经把全部的爱都给了黄毛,她真的分不出一点点爱给别人,对于她来说,别的什么都可以将就,但是她这辈子不想让自己的感情将就。
小婵吃了小半碗面条,就吃不进去了。吃完饭小婵身子还是很虚,继续躺在炕上,可儿一直赖在王琪的怀里,说什么都不下来。
王琪一直陪着她玩,满眼都是宠溺。这个精灵一样的小女孩,他也是喜欢到骨子里。
直到下午太阳快落山,王琪才起身准备告辞回家。
他真想多陪陪这母女两人,他想着最好能陪着她们一辈子。如果小婵给他机会,他愿意倾注全部的爱,给这对母女。
王琪起身走的时候,小婵从炕上坐了起来,看着王琪,眼神透出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
她咬着嘴唇,眸子落在王琪那张期待的脸上。
她眸子低垂,艰涩地对王琪说:“厂长,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我跟可儿都感谢你这么长时间对我的照顾,你的大恩大德,我真的无以为报,对不起,我”
她的话刹住了,尾音透出一股说不出的抱歉和无奈。
她坐直了身子,面对着王琪,给王琪鞠了一个躬。
王琪看着小婵郑重的样子,还有她眼睛里的忐忑和复杂的表情,他咧嘴苦笑了一下说:“没关系,为你做什么我都是自愿的,你不要有一点心理负担。”
说着王琪站了起来,他手抚上自己的额头,声音低沉道:“你好好养病,不管是厂子里,还是我心里的大门,永远都为你敞开着。”
说着,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小婵,然后转过身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小婵看到他的脊背好像僵硬了一下,她的一滴眼泪从眼角悄悄地滑了下来。
她也听到外边因为王琪要走,可儿不想让他走的哭泣声。
“对不起,”这三个字压在她的心里有千斤重,但是她必须用这三个字,来代替自己的愧疚,她别无他法,她不想让厂长这样无条件的再为她付出了,为她提供价值,她欠他的太多了,多到这辈子都还不起。
看着王琪走出去的背影是那么的落寞,看着他故作轻松的步伐,她只能让眼泪在脸上胡乱地纵横。对于他们兄妹俩对她的付出和情谊,她只能欠着。
当她把自己跌落在那冰凉的雨水里,她当时已经开始身心都在放弃自己,她就想这样睡过去,永远都不要醒来。
她想着自己以后活着都是一具行尸走肉,活着都没有灵魂,这样的日子,她真的不想再过了,万念俱灰也不过如此。
她脑海里都已经想了好几种死的方法。当生命里的光被别人吹灭了,她觉得这样的黑暗一眼都望不到头。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她的出路又在哪里?
正当她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只软糯的小手,抚摸在她的脸上,她抬眼一看是可儿,可儿已经爬上了炕,她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
“妈妈,爸爸说你生病了,爸爸让我好好照顾你,他说你病好了,他就来了。”可儿说着,还在委屈地鼻翼煽动着。
“妈妈好点没?爸爸让可儿乖乖,不要打扰妈妈,让妈妈好好的休息,可儿给妈妈呼呼,妈妈就好了,奶奶的腿也是可儿给呼呼好的。”
说着,小可儿一脸心疼地趴在她的跟前,把小嘴对着她的脸轻轻地吹着。
看着可儿那一双大大的眼睛,还含着泪水,就像被水洗过的黑葡萄。长长的羽毛,湿漉漉地忽闪忽闪的。
看着可儿的小脸,莫名的就搅起小婵心里一种悸动。她把可儿搂在怀里,把脸贴在她的小脸上摩挲。
这时妈妈端来了一碗汤,对她说:“我给你烧了一碗姜汤,里面有生姜,醋,白萝卜,大葱须,你喝了这碗汤,发发汗,烧就退了。”妈妈跟爸爸走到她的跟前,一脸的关切。
谁说她生命的光熄灭了?可儿跟爸妈现在也是她生命里的光,她为自己刚才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想找一种稍微有点体面的方法,想了结自己而感到后悔。她凭什么要放弃自己?她还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
她接过妈妈递到她手里的汤碗,大口地喝着,喝着喝着,她的眼泪就落在那大海碗里。
妈妈看到她脸上的泪水,一脸心疼地掏出手帕为她擦去脸上的泪水说:“孩子,没有过不去的坎,这些风雨,它只是教会你成长,并不是教会你放弃,你看你还有这么可爱的可儿,你一定要想开点。”
小婵没有想到,妈妈竟然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