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晔见庆顺帝很是好奇的看向她,忙开口继续解释道:“这个考试内容的出题,尤其是会试和殿试的考题,可都是要经由您来选定裁决的!
他们那些世家大族最是看中的八股经义部分您先不要去动。
但可以在策论等部分的出题时增加时事性和实用性的偏向,并再多增加一两道有关咱们大乾朝的律法题来作为额外加分的附加题。
这种能多给考生学子们送分,增加考中几率的大好事儿,那些世家大族们肯定不会拒绝的!
久而久之,那些读书人为了能考中去入朝做官,肯定都会在学习八股经义的同时多去关注国家的时政热点,并想尽办法的去多学习了解一些该如何处理好各类地方实务问题的知识。
这样,您在最后阅卷时就可以很容易的根据您的需求来挑选出那些既有学识又有能力的实干派人才了!”
庆顺帝边听着边点头,很快就明白了这个方法的关键点在哪,并且今后这个事情的可操作性还会越来越大!
于是他拍掌大笑的赞叹道:“好!这是个好办法!不仅可以徐徐图之的改变现在死板应试的风气,还能逐渐将选拔人才的考核权利收归朝廷,不再受那些世家酸儒们的掣肘!真真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安晔也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道:“另外,皇伯伯您还可以效仿隋唐,多开设几科旁门的特科来考试选拔专业型的人才!
比如,可以增设经济科的考试,来选拔出最擅长做生意且算数好的人才出来进入户部等的最底层去帮忙出谋划策,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当然,为了防止那些世家大族的反对,这新开的科目选拔不能占用科考选才的名额。
并且,选拔出的人任命的官位不能给的太高,一般八、九品的芝麻官就行。
对于特别优秀的,暂时顶多只能给升到六、七品就到头了。
除此之外,还要控制着选拔的规模、数量等都要小,越低调、声势越小就越好!
这样,先低调运行个几年,让世家大族们都明了这个新兴的考核选拔制度根本就不会动摇、减少他们门下子弟们科考入朝堂的根基和数量,更对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布局完全构不成威胁之后,您再趁着他们放松警惕之时徐徐图之!
等您培养的那些实干型人才都能独当一面的成长起来了,收拾那些胆敢将手深入朝堂、左右朝廷政令的世家大族们的时机也就到了!”
庆顺帝一听,很是深以为然的点头,确实是这个理!
现在,他的户部全都被一群不事生产的老顽固们把持着,除了每年的固定税收,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创收的其余进账。
靠着那点微薄的收入,完全就是入不敷出,导致国库年年空虚,可真是愁坏他了!
尤其是从前几年开始他们大乾朝范围内的天气气候就突然变得很是异常,洪涝、干旱等的灾害频发,让空虚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
这要是真能再多出一个经商创收的部门出来,顺便还能解决掉朝中的那些尾大不掉、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等的势力,可不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让他无后顾之忧了吗?!
庆顺帝此时笑的很是畅快:“妙!妙啊!这真是个好办法!我看可以试验一下!
之前太祖高皇帝开国初期就曾倡导过要农商并重!
但随着那些世家酸儒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对朝堂的摆控也逐渐加深,咱们大乾朝现在重农抑商的风气也越来越严重!
是时候该敲打敲打那些迂腐清高却又贪权重利的无耻之人了!”
说罢,他又转向太子,和他讨论起了安晔刚刚提出的这几个建议的可行性。
太子萧恒也是十分赞同的点头,表示可以放手一试。
有了太子的加持,庆顺帝立即就安排人去传召他的几位心腹大臣进宫一起商议。
见没他们这些小辈们什么事了,又得了好一通赏赐很是志得意满的安晔就带着正一脸敬佩的看着她的小弟萧白一起告辞离开,回詹事府里午休去了。
而太子殿下则需要留下来继续参与议事。
另一边,已到慈宁宫并陪着当朝太后娘娘崔氏吃过午饭的崔元卿,正坐在茶室里,向他的姑祖母诉苦抱怨并告安晔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