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安啊,在想什么呢,过来吃饭了。”王氏赶紧又叫了一声。
她这才回神,赶紧跑过去。
谢芮安跟在她们身后,排队领餐食,她想了想,问道:“王婶,你说我报铁匠学徒,女郎他们会要不?”
王氏感到十分意外,“你祖上是匠籍?”
谢芮安摇了摇头,“不是,不过我曾读过兵书,会一点理论知识。”她年纪小,重活干不动,部曲又有年龄和性别限制,唯有学徒的活计能胜任。
王氏见她年纪小小,却能居安思危,她一个妇道人家,也给不了什么建议,只得道:“那你去试试吧,你会读书识字,当个学徒实在委屈了。”
这年头,能读书识字的都是大户人家子弟,关于孩子的身世,王氏不好过问,想来多半是全家遭了难,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在百姓离开不久,明镜堂紧跟其后发布了第二封告示。
如果说卫曦音的征召令是招纳百姓,任凭自愿。那这第二封由族长亲自印章的告示,针对的就是卫氏族人及家中下人,并且是强制性的。
族人与家中下人,十八至三十岁男性,强制参与城墙建设。
卫氏郎君们,之前族长就下令参与部曲训练,冬季过后会继续执行,之后随部曲一起外出,随翼州军前去粮仓运粮。
以上家中独户者,在坞堡做事者可免除。
比如管着明镜堂的叔伯们,管着铁匠铺的卫廷,管着公厨与公中库房的族人。
而后又考虑到郎君们的宝贝牲畜,明镜堂也特许他们留下一人照看小猪仔。
叔伯们在告示书上写得很清楚,族人们倒没什么抵触心理。
随着生存越来越艰难,许多原本养尊处优的族人,现在也是每日粗茶淡饭,不见荤腥,他们早有预感,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卫氏族人也不用跑去明镜堂登记,卫明泽手里就有每家每户的人员登记薄,到时按登记薄点名便是。
“启禀女郎,招收上来部曲一百八十余人,卫氏族人一百五十余人,修建城墙人数四百五十余人。”常鹰从明镜堂拿到登记薄,立刻过来禀报。
卫曦音淡淡嗯了一声。
人数是上来了,但是她却开心不起来。
铁匠铺就两个熔炉,这么多人的装备根本打造不出来,特别护甲耗时太长,弩车还在研究当中。
外出人员的生命无法保证,牺牲就会在所难免。
她问道:“可有为铁匠铺招到匠人?”
常鹰低头翻看着登记薄,“没有铁匠,仅有五名登记学徒,七老爷的意思是让廷郎君自己相看。”
有手艺的匠籍人员现在十分难求,坞堡内的两名铁匠、两名瓦匠以及三个木匠,待遇与部曲同等,他们在一些后勤保障上的作用甚至超过部曲。
卫曦音闻言道:“那些学徒全部收下,铁匠铺需要进一步扩张,这时缺人,还挑什么挑。”
“是。”
登记学徒的其余四人,祖上都曾出过匠人,虽然自己没上手过,但对于锻造器具的流程都不陌生。
很快,铁匠铺隔壁的铺面隔墙被敲掉,铺子再一次被扩大,又新增两个熔炉,一个负责炼制枪头,一个负责炼制弩车所需箭矢,其余两个熔炉负责护甲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