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四章 协议达成(1 / 2)

公子許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最新章节!

禄东赞苦笑着喝了口青稞酒。

对方这番话很是干脆、大气,但重点在于“贡献”,你不仅要现在做出贡献,且以后也要有所贡献,否则你的儿子现在可以入籍大唐,将来未必没有被驱逐出境的那一天。

再度看着水面上翱翔的海鸥,想着畜生尚能为了繁衍而不远万里周而复始的迁徙,历尽艰苦、熬尽风霜,仍孜孜不倦、乐观向上,何况是人呢?

只要有一丝希望,谁又愿意带着整个家族赴死?

如果可能,他愿意用自己的命去给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活命的机会,噶尔家族太苦了,不仅遭受赞普的压迫、盟友的排挤,还要生活在吐谷浑的废墟之上,处于大唐、吐蕃两个当世大国的夹缝之中,动辄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小国之悲哀,更何况噶尔部落连一个小国都算不上?

唯一活命的机会,便是依附于大唐,成为一个真正的唐人,享受富贵安宁,繁衍生息。

但裴行俭的话可以信任吗?

大唐可以信任吗?

禄东赞不知道,可但愿意去赌。

“大都护放心,噶尔家族既然已经与大唐结为盟友,纵然灭族也不会背弃盟友,无论外间发生什么,老夫都会带着族人在这伏俟城为大唐挡住吐蕃骑兵,不管付出何等代价,亦在所不惜。”

裴行俭颔首,正色道:“大论深明大义,噶尔部落心向大唐,陛下深感欣慰,陛下以及大唐会铭记噶尔部落所作出的贡献,必不相负!”

禄东赞笑容和蔼、目光纯真,感慨道:“老夫于吐蕃有大功,若无我之扶持,赞普如何一统象雄、威慑高原?结果却遭受猜忌,被放逐于这吐谷浑故地之废墟之上,阖族上下处境艰苦、艰难存活,幸得大唐之资助、帮扶,才能于此落地生根、繁衍族群,噶尔部落的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大唐去战斗,去偿报这一份恩情。”

别提什么“贡献”了,论贡献,整个吐蕃谁有我对赞普的贡献大?

结果怎样?

我知道对于大唐的价值在何处,也愿意为了这份价值拼上一切,惟愿大唐信守承诺,他日“飞鸟尽、狡兔死”之时,能准许噶尔部落内附于大唐,成为真正的唐人。

裴行俭对此再度确认,然后话锋一转,沉声道:“据闻彭城那边集聚大军,似乎意欲再度兴兵犯境、进犯西域,不知大论对此有何见教?”

禄东赞似乎对此一无所知:“那帮人拿着刀剑满天下的宣扬其教义,对于富饶神秘的东方觊觎已久,只要其国内稳定、兵力强盛,势必生出征服之心。不过其国看似强盛、实则一盘散沙,顺风之时无坚不摧,逆风之时则一触即溃,大都护不必忧心,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更何况薛仁贵勇冠三军、兵略不凡,由他坐镇西域,大食人难有寸进。”

说到这里,难免心里又是一阵唏嘘。

刚才裴行俭提到“国势”,这的确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看似玄之又玄、不可捉摸,却也有着诸般表现。

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人才井喷,杰出之士层出不穷。

原以为吐蕃这一代已经算是豪杰辈出、助长国势,可是与大唐相比,却又小巫见大巫。

本以为随着贞观勋臣逐渐凋零,大唐于文治、武功两方面却要处于一个人才匮乏的短暂时期,给予吐蕃逆势反超之机会,然而短短几年时间,便有无数青年才俊涌现出来,迅速填补贞观勋臣留出的空隙,甚至犹有过之。

执掌安西都护府的裴行俭、威震西域的薛仁贵,大海之上满天下横行无忌的苏定方,更别说年纪轻轻已经是当朝第一人的房俊……三五十年之内,大唐都不会因为缺乏人才而陷入困顿。

苍天待大唐何其厚也!

裴行俭见禄东赞半点话风不漏,也只能无奈作罢。

反正只要禄东赞老老实实待在伏俟城,不会威胁河西之安危就好………

长安城笼罩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之中,整个关中的暑气一扫而空,凉爽宜人。

宗正寺内,李元嘉放下茶杯,拿起一份公文看了两眼,顿时蹙起眉头。

思索少顷,对门外书吏道:“请梁郡公过来。”

“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巅峰江湖路星辰大远航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叶楚月夜墨寒道界天下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钟青诸天轮回之从仙路开始剑仙重生流落荒岛的日子无上神帝史上最强炼气期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官道之绝对权力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觉醒异能穿末世,五个哥哥跪地痛哭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万古第一婿上门女婿赵旭离婚当天,被前夫小叔拐进民政局替嫁成宠:疯批老公请挂号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夜火缠绵神三群聊:三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