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雷听来听去,感觉双方的核心意思就一点。
那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嘴上都是高度关注、强烈谴责、严正抗议。
其实呢?
都巴不得打得越久越好。
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己人。
况且米利深陷中冬,就顾不上给两国找麻烦,两国都可以趁着这段战略机遇期,好好的发展经济。
不同的是……
龙国是一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吸纳国际投资,扩大贸易出口,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而罗斯国继承了大量的红色遗产,一边下大力气试图恢复重工业,一边忙于通过能源贸易,加强与欧洲各国的经贸合作。
然而有意思的是……
徐雷以为聊完中冬地区局势后,就应该聊一聊经贸合作。
结果呢?
希普津显然并不是特别看重经贸合作。
他反倒是合作打击恐怖势力组织,很感兴趣。
自从阿土汗的嗒利班,偷袭了米利的世贸大厦。
各种恐怖势力组织,也仿佛觉醒了似的,开始有样学样。
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就不可能发展好经济。
希普津将联合反恐,作为第二个讨论议题,倒也无可厚非。
而既然是要联合反恐,那当然少不了要进行情报沟通、军事交流、联合演习之类的。
光是围绕这个问题,都聊了将近一个钟头。
徐雷肚子都有点饿了,双方才开始聊经贸合作。
而这一聊,当然是不尽如人意。
站在龙国的立场。
当然希望和罗斯国,尽可能的扩大经贸合作。
不管是多修一些油气管道,确保自身能源安全。
也希望能多开几个陆地贸易口岸,方便龙国出口各种工业产品。
但希普津显然不这么想。
要兴建动辄几百上千公里的油气管道,那得投资多少钱?
有这个钱,为什么不拿去跟德联合作,尽快把海底敷设的北溪管道建成呢?
至于多开陆地贸易口岸……
这就更加不可能了。
罗斯国地广人稀,大量的人口都聚集于东欧,发展重点自然也是东欧。
人口不多的远东,控制力本身就比较薄弱。
倘若让这一地区,频繁与龙国贸易往来。
长此以往,失去掌控了咋办?
虽说如今是睦邻友好,还有一个共同的强大敌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他们当然要防着龙国,将很多年前被迫割让出去的土地收了回去。
当然。
希普津对军售合作,倒是很感兴趣。
军火的利润有多高,自然是不用多说。
罗斯国有不少军工企业,都是靠外贸赚钱。
有了钱,才能养活大量的科研和技术人员,也才能继续研发更先进的武器装备。
而龙国如果采购了他们的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也肯定得依靠他们,自主研发的经费就会随之下降。
过去很多年里,龙国找他们买了不少武器装备,没少让他们大发横财。
如今听说龙国不断加大自主科研力度,各种装备都想要自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