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望着秦深的背影面面相觑,这位太子爷到底在哪学的,怎么连户部作弊的手段都懂?
接下来的事就没什么悬念了,官仓储备粮十不存一,户部大批官员被查。
关中干旱遇上官仓没粮,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这次户部尚书聂雨星没能逃过,直接被贬到敦煌做郡守去了,侍郎陈华元终于如愿升任尚书。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关键时刻储粮与账本对不上,不收拾你收拾谁?
人收拾了,事却没解决掉,受官仓影响,粮价再次暴涨,朝廷除了下旨平抑物价外毫无办法。
面对圣旨,粮商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玩的不亦乐乎。
如此利好之下,外地粮商宛如敢死队般,一波接一波的往京城赶,一直折腾到九月底,京城粮食饱和了。
各大世家的粮仓包括租来的粮仓也全部堆满,没地放了。
这天刘青山和往常一样,忙完赶去太子府汇报,来到书房行礼拜道:“殿下,据草民调查,京城目前的粮食足够关中百姓使用三年之久。”
秦深诧异的问道:“这么多吗?”
刘青山苦笑道:“可不是嘛,最近关东的粮商疯了似的向京城运粮,效率比战时运送军粮还快,不多都不可能。”
秦深思忖道:“入冬了,第一场雪估计也快来了,咱们手中的粮食有多少?”
刘青山思忖道:“八十九万石,这些都是草民从外地低价购买,偷偷运来京城的。”
天知道为了这些粮食,刘青山废了多大功夫。
秦深揉着鼻梁装作不经意的说道:“听说你儿子是个读书人,学问不错?”
好端端的提我儿子干嘛?
刘青山一愣,苦笑道:“犬子对经商没兴趣,只喜欢读书,但商人子弟禁止科举,草民也是无奈。”
秦深笑道:“那就从军吧,可以做个世袭百户嘛。”
刘青山大喜,噗通跪地拜道:“谢殿下,殿下大恩大德,草民没齿难忘。”
世袭的百户不值钱,军中一抓一大把,但对普通人来说含金量可就太高了,毕竟是士族阶层嘛。
士农工商,在士族之中垫底绝对比在商人中冒尖划算。
这一瞬间刘青山想到更多,儿子做了百户,孙子就可以参加科举了,他这些年也积累了不少财富,全力培养的话未必不能培养出一个进士。
哪怕只培养个举人,他们刘家也算踏入士绅阶层了,未来可期啊。
秦深像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般,无所谓的挥手说道:“谈正事吧,准备出粮。”
“喏……”刘青山对秦深彻底服气,不敢有半分忤逆,回到店铺直接开门营业。
可惜门可罗雀没什么人买。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粮食涨的比黄金都贵,不缺粮的人仓库堆满不敢再买,缺粮的又基本都是穷人,一斤七八百文的粮食谁买得起,所以……
第二天刘青山率先降价,只降一成却引的城中粮商不满,齐齐赶来施压。
刘府大厅,十几名粮商看着刘青山满脸不善,为首的老者更是毫不客气的质问道:
“刘兄你什么意思,咱们兄弟好不容易才将粮价推到今天这个地步,你贸然降价,置其他人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