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清风堂的时候,小秋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姑娘去了哪里?”
“我在府中转转,吃的有点多了。你呢?饭吃完了?”
小秋一脸乖巧的样子,想要求得夸赞,“吃完了,不光吃完了,还将姑娘吃完的碗筷给刷了。”
清月上手摸了摸小秋的脸蛋,“干的好!”有人给自己刷碗,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
锦言跟在清月的身后,进了清风堂,就看见清月拉着小秋,一个抱了一个箩筐。
清月笑着对锦言道,“你去忙你的,我和小秋有事要忙的。”
“何事?我没事,就在这里陪着你。”
可是清月却想要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便将手中的箩筐递给了锦言,“干坐着没意思,那你来给本姑娘做月事带罢!反正早晚都会用到的。”
锦言哪里会做这个!他看着手中那软和的白布,还有一旁的棉花,这东西像是烧手一般的又还给了清月,“还是你来罢,我不会这个的。”
清月道,“我也不会,只能是就这样随便缝一缝,实在不会就去问丁娘。”
“我会一些,不过我娘没多教我,说等我再大一些了在教我的。”小秋却又想到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娘,说话的语调也黯淡了下来。
清月抬起手,摸了摸小秋的发顶,“我会将你娘找回来的,别伤心。”
小秋重重的点了点头,表示对清月的信任。
宋清月拿着白布,和小秋商量,“这东西也没有固定的形制,都是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我看要是我给自己做的话,就得多加下棉花,但是那口处还不能留太大了,不然不好换棉花。”
古代女子所用月事带,皆是姐妹,母女之间口传,自己缝制的。清月就记得,皇后娘娘的是崔姑姑缝制的,并不用下面呈上来的。呈上来的也多是赏给她们用,她和安树两个人没事的时候还聚在一起缝过这东西。
现在不过是换了个人。
清月看锦言还不出去,便上下打量着他,“怎么?你也需要这东西?也是,兴许能用的着。”她那几天还真的翻阅了关于太监的一些文献。
说他们“净身”的时候,得看师傅的手艺,若是手艺不好,便会让他们小解的时候不方便。
这种时候,锦言自然是没脸再待下去,只道,“清月,你忙罢,我走去。”脸色绯红的走了出去。
清月看着锦言贴心的将房门关好,便拿了两个小绣墩,她和小秋一人一个。
小秋做的专心,可清月的思绪渐渐的不在手中的布料上了,她走神了。
那个拐角处有什么吧!
可是偏偏的锦言还不给自己说。
想到这里,清月就觉得难受,放下手中的针线,问小秋,“你可认得字?”
小秋道,“不认得,只偷偷的去过村中的私塾,听得什么,一怎么写,人怎么写,再多的便不记得了。”
清月点头,“那我教你认字可好,只有认得字了,才能更快的找到你娘!”
“真的?谢谢姑娘!”小秋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清月不骗人的,她想既然答应了小秋就得做。“真的,咱们要将你娘找到,就得先出了这府,然后找到牙行,问了牙行的管事的就知道了。他若是说了卖到哪里哪里的农庄了,咱们认得字,才能摸得过去。”
小秋原本以为自己要见到娘要等好久呢,没想到姑娘已经在肚子里想了一整套的章程!自然是高兴极了,笑着道,“好,姑娘,我认字!”
说干就干,清月也是个行动派,将手中的针线放下,拉着小秋就到了书案旁,先提笔写下了“清风堂”三个字。
“这是这屋子门口处挂着的三个字,念作清风堂。”
小秋点了点头,“那姑娘我可以写一写吗?”
这当然可以,这世间可没有只教人认,不教人写的道理。清月将毛笔塞到小秋手中,“执笔无定式,只要手腕用的上力气便好,你写写看。”
没想到小秋依着葫芦画瓢,竟然将那三个字写了出来,连着写了两遍后,然后将写完的放在一旁,不去看她,自己在心里想着什么样子,又在另外一张新纸上写了出来。
虽然有却少笔画的地方,但是只要是认得字的,都能看出是清风堂这三个字。
原来这丫头,数学不行,可是图画能力一级棒!
若是家中是官宦人家,兴许也能成为丹青好手。
清月惊奇的看着小秋,“你再练习两遍,怕是要差不多了!”
又写了“明月斋”三个字,递给小秋,“这是大人住的书斋,叫明月斋。这斋字有些难写,你可要细细看着来。”
小秋点了点头,专心的伏在书案上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