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是,大队还分了一些票,三张工业券,两斤的糖票,肥皂票,火柴票,线票,烟酒票,煤油票,火柴票。
发的最多的是布票,十三尺。程榛记得买肥皂、火柴和缝衣线都是可以用工业券的。
领了东西回去,程榛想起自己的汇款单,和还没缝扣子的棉衣,该去县城走一走了。
回去的路上,还没等程榛问起,张静宁就提起了,“要不要去一趟县里?快下雪了吧,买东西过冬了。”
大家欣然答应,于是他们去跟大队长申请休假,第二天,去了县城。
到了县城,大家先去国营商店。程榛打算十来个扣子,扣子是少见的几种不要票的商品。
程榛先问了一种亮晶晶的扣子,营业员说:“这是新来的有机玻璃扣子,一个一毛七。”
程榛看看这个扣子,半透明,反光,有点儿像猫眼石,有几条放射状的明亮光带。确实很美,但不是自己想要的。
她指了指旁边的黑乎乎的木头扣子,问:“这个多少钱?”“一分一个。”她拿了一毛钱,“十个。”
程榛看看还在逛的的其他人,跟唐爱红说:“我去趟邮局,你们先逛。”她要去邮局去取钱。
程榛进了邮局找了个地方一站,一看,还是上次那个姑娘。两个人对视笑了笑,程榛把汇款单递过去,说:“取钱。”这姑娘看了看,喊:“张姐,来帮我一下。”
那位张姐过来一看,就开始两个人一起数钱。她们数了几遍,把数好的五百块钱给程榛。
程榛接过,放包里,当然,手进包的一瞬间钱已经进了空间。
程榛谢过她们,准备走。那个姑娘又追出来了,喊:“等我一下。”她追过来,问:“上次那个军装还有吗?我想再要一套。”
程榛想了下,应该是给别人带的。她说:“没了,没布啊,弄了点布,就做了三套,都分了。”
这姑娘肉眼可见的很失望,她拽着程榛的衣袖,说:“你帮我想想办法,我都答应了。”
你答应了我也不该有啊,像这样买了东西嘴不紧,指不定哪天自己就得栽在她手上。程榛默默思量。
她准备走,却被拉住了。这个姑娘说:“我告诉你一个消息,你帮我找一件好不好,我加钱。”
程榛看看她,说:“你们去买块布,自己做不好吗?”“不行,我看了,你这个缝线缝的特别好,跟真的差不多。”
程榛无奈,说:“你先把消息说一下我听听。”小姑娘说:“你知道县里有个木材厂不?木材厂要招人了,厂办,财会,工会都招人。”
“真的?”“嗯,不用报名,二十号去考试。其实邮局也招,招邮递员,也是二十号考试。不过这个一点儿也不适合你,不过你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记你的情。”
“行,我知道了,谢谢你。”小姑娘太不设防了,但还知道记人情,反差真大。
“那衣服?”“我手里没有,得先弄布,买到后去缝,我没缝纫机,还得借。至少也得半个月,尺寸有吗?”
“跟我的一样,她试穿过我的,一模一样。”哦,一六五。“好,下次给你。”“好。我姓谢,谢香,你来直接找我。”“好,我知道了。”
程榛准备走,后来想想,跟谢香说:“以后不要什么事儿都告诉别人,还有,不能跟别人说起我。”
“嗯,我没跟别人说过你。我妈我姐也让我嘴紧点儿,我知道了。”感情家里也叮嘱过了。
程榛回到国营商店,唐爱红他们还在。大家又转了一会儿,回去了。
等走山路的时候,程榛跟他们说了今天的消息,木材厂和邮局招工。唐爱红摇头:“不去。”
王建国:“如果是赤松镇我就去。”程榛更不会去,她辛辛苦苦好几个月,好不容易能猫冬了,去上班?那得多冷,不去。
再说她现在有力气,下地也不累。而且她决定了,以后每天五六工分足以,一点儿也不怵种地。
张静宁很想去的样子,也很正常,村里的老师还得下地。她身体也不好,一个秋收,差点累死。郑峰表情变化了一下,也不知道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