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
就像是学校的孩子,一个人迟到的时候他会跑得很快,可是如果有一群人迟到,他就索性不跑了。
一个人在慌乱的时候,慌乱是慌乱。但一群人在慌乱的时候,慌乱就成了分担。
胡阿姨就在找寻这样的相同。
当她能够看见,能够感受到很多人都和她一样,她的困境就似乎消失了。
胡阿姨的情况最先让施杞联想到的人,是江顺。
这个联想在施杞第一次到梁佩文家里就产生了。
只是有着照护老人困境的不仅仅是江顺和胡阿姨两个人。
我们想到老人需要照护,我们关注着失能的老人。可这些照护者也同样是需要关注的群体。
不能再等待,既然施杞关注到了,施杞就要做出行动。
在施杞心理学自考本科学习的第一天,老师介绍过学科的情况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施杞知道了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知道了生理状况是导致生理状况变化的首要因素,其他的因素还包括生活环境等。
施杞想将这些处在照护困境里的人集中在一起。
这是施杞能够想到的帮助胡阿姨,帮助到江顺,以及帮助更多照护者的办法。
施杞将这个想法说给孙璐听。
“搞这个能赚钱?你就老老实实做本职工作就行,你不还要负责上门吊水的吗?还不够你忙的?”
“能不能赚钱不知道,我们可以开展试试,给他们做集体安抚的活动,或者提供上门疏导。”
“集体活动?哪来的场地啊?”孙璐环顾着办公室,这里平时是隔日阿姨培训的地方。
“也许我们可以抽一天给照护老人的家属呢?”
“哪一天?谁去?什么形式?收不收费?还有来的都是什么人?标准是什么?就算我们想做?他们有时间来吗?愿意来吗?会不会以为我们是骗子?”
孙璐说的这些情况施杞之前都没有想过。
“是啊,师傅你考虑得对,可是南京肯定有很多这样的人啊……”
“他们的苦是他们的苦,关我们什么事?我们不苦?我贷款还着,你还租着房,我们都有不一样的苦,我们难过的时候,谁替我们搞一个安抚活动?”
“是,但是也不是。”
“你就好好工作,别老替别人操心。”
在家政公司这里碰壁之后施杞并没有死心。
施杞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每天很忙也没什么时间难过。可胡阿姨这样上了年纪的照护者,她身在困境想的也是去拉一把同样处在困境里的人。
施杞想做这个伸手的人。
孙璐不能理解她,顾唯肯定可以。
施杞将这个想法告诉了顾唯。
顾唯真的也如施杞想的一样,他不仅肯定了想法的必要,也想帮助出力。可两个外地在南京打工的年轻人,根本没有能力撑起这样大的活动。
“你可以问问你的老师。”
“自考本科的?”
“对,心理学是不是会有一些心理调查或者社会活动。你们老师的本科或者研究生的学生或许能帮忙呢?”
顾唯这么一说,施杞这才想到在开学第一个天,她加入了老师拉的一个群组,“心理实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