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定的谁家小子?还是定的村外的?”,杨珊很好奇。
“定了何常黎家的小子,叫何羊的。”
“何常黎?”,杨珊好像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没有太多印象 。
“害,就是那个老何头,他婆娘叫何金花!”
前面说了,这小河村主要是姓杨的,其他姓的人很少,而且为了不被欺负,也多是选择与杨姓人联姻。
老何头倒算不上外来的,他本来也是杨家人,但是家里太穷了,孩子又多。
他作为老六,是最后一个孩子,父母一看又是个带把的,当即哭了出来。
这养儿子可比养闺女费钱多了,吃得多也就罢了,还得给他房子住,给他娶媳妇,家里已经有五个儿子了,实在是养不起啊!
正好下河村有对夫妇,成婚五年了都没有孩子,听说了这事,赶忙拿了两尺布、六个鸡蛋来,就把孩子带走了。
除了还在襁褓中,啥都不知道的老何头,其他人是皆大欢喜。
何家终于有孩子了,不用担心死后没了香火,杨家人解决了麻烦不说,还得到了东西。
开始何家对他还是不错的,但是五年后那对夫妇生下了自己的孩子,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就算都是亲生的孩子,都会偏心,更何况老何头根本不是他们的孩子。
老何头还没灶台高,就得煮一家人的饭,这个时候,不要说什么男人不做饭之类的话,打一顿也就老实了。
从小洗弟弟的尿布,带弟弟玩,小孩子淘气,被宠坏的何大宝更是如此。
何家的日子还算不错,不然当初也不会去领养孩子,什么好东西都可着何大宝来,壮得跟小牛犊似的。
打起人来可疼了,但是老何头不敢躲,因为躲了弟弟不高兴,他回家就得挨打,大人打比孩子打疼多了,还不给饭吃。
就这样过了十多年,老何头越来越沉默,什么都不敢反抗,像老黄牛一样给何家干活。
何大宝天天呵斥他,比对畜牲都不如,畜牲可是家里的财产,老何头算什么呢?
直到二十岁那年,何大宝都说定了亲事,迫于外界压力,何家也给老何头定了婚。
为了更好的控制老何头,特意给说了何家族人的闺女给他,就是老何家出了名泼辣,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何金花。
以为这样,何金花与他们一条心,老何头就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
可是何金花又不傻,她不帮自己男人,难道还帮你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吗?
把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去孝敬你们这些人?真是笑话!
所以婚后何家人是一点都占不到老何头的便宜了,这才追悔莫及。
何金花娘家几个兄弟呢,她自己也不弱,你敢去拿东西,她就敢打上门来,何家人是有苦说不出。
这还不够,毕竟何家人说起来也算养大了老何头,老何头在何家人面前天然矮了一头,何金花可不能接受有人骑在自己头上拉屎拉尿。
合计一番后,就带着老何头搬来小河村了,反正他本来就是杨家人,现在来和自己族人居住,谁也说不了啥。
而且又不是和杨家人住,相反杨家人因为从小丢弃了老何头,心里是有亏欠的,特别是知道他在何家过得不好,也没能力接回来。
所以在老何头和何金花面前是直不起腰来的,没脸干预他们小两口的生活。
这正是何金花想要的,没有公公婆婆的日子是多自由啊!
何金花和老何头两人都不是懒惰的人,家里条件也还过得去,只生了一儿一女,按理来说不应该沦落到换亲的地步的。
可惜,儿子何梁小时候一场高烧,没有及时医治,变成了傻子,心里年龄只有七岁。
何家的女儿,何倩心疼弟弟,怕弟弟没人照顾,所以是甘愿换亲的。
只是何家愿意不够,其他人家不愿意换亲啊,这多难听!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这会听说宋家要换亲,何金花忙巴巴的来问。
把何金花送走后,宋大哥和宋大嫂打听了一下何家的姑娘,虽说年龄有些大,今年已经二十一了,比文生还大一岁。
但是为人勤快,会照顾人,重情重义,关键是自愿换亲的,过来也不会闹什么脾气。
又觉得何家条件不错,宋丽丽过去应该也不会太受苦,所以就答应了。
听完杨大嫂的一通分析,杨珊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宋大哥也就罢了,这宋大嫂是咋想的?
何倩是重情重义没错,为了弟弟都自愿换亲,但是确定不会是个扶弟魔?什么都只想着何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