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山脚继续往上,这是位于村子西边很远地方的一处山头,村民们一般都不会走这么远。
不仅是因为距离远而且这边的山更陡峭,石头也多,来了也收获比较少。
沿着一条山泉的源头,继续上山,路也越来越难走,到处是荆棘和碎石。
终于到了一处平坦一些的地方,杨珊找了一块石头坐下,准备喝点水再走。
“这还要多久啊?你没记错吧?”
“不会记错的,翻过这座山,那边有一个矮崖,崖底就是了”,宋河信誓旦旦。
这个地方他也是意外发现的,当年追逐一头野猪跑到这边来,意外发现那片山崖底下是一片森林。
其中一小片林子里的树,材质硬,又比较耐烧,特别适合当柴火。
但是这种木头比较重,路又远,又不好走,宋河放弃了砍回家的念头。
不过现在有了杨珊的空间,这一切不再是问题。
短暂的休息后,两人继续上路。
终于当太阳升到头顶时,看到了那片山崖,距离清晨出发,已经过去一个上午了。
希望就在眼前,两人加快速度,终于爬上崖顶,看到那片森林,果然和这边完全不一样。
森林在一处山坳,地势平缓,面积广阔,郁郁葱葱,看起来没有太多人类踏足的痕迹。
小心翼翼来到崖底,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里的树木非常高大,应该是很有年份了。
气候也比较湿润,各种各样的植物都有。
“往这边来,那片树林在这边”
宋河在前面带路,两人往林子的边缘走去。
不远处果然看到一片年份比较小的树林,长得又高又直又密集。
杨珊一刀砍下去只划下一道浅浅的口子,非常坚硬。
看到这里杨珊忍不住骂宋河暴殄天物,这样的好的木材是给你平时做饭用的吗?真是混账!
“这么好的木头留着做房子和家具啊?拿去卖掉也行,拿去当柴烧,你可真行”
杨珊骂骂咧咧,只挑了几棵年份比较久的树砍了,放到空间里。
“行了,先放着吧,让它再长两年,以后有用再来砍”
“要不囤些别的木头?”宋河不放弃
“哪天去砍些普通木头平时烧吧,不用囤积了,我们去找找看哪里有煤炭,可以去买一些,那个更耐烧”
“煤炭?”宋河疑惑道
“就是石炭”
“那也行”
既然来都来了,杨珊也不准备马上回去,两人在林子里逛起来。
这里的泥土水分高,野菜的长势喜人,杨珊忍不住摘下来,用树藤一捆一捆扎好,整齐的放到空间里。
深山老林里,倒下的枯木多,这里蘑菇的很多,宋河都摘不过来。
“这是个什么菌子,看着也不像是能吃啊?”
宋河盯着几片超大的菌子,嘀嘀咕咕。
杨珊回头一看惊呆了,忍不住吼道:“站在原地别动!”
急忙跑过来把这几株灵芝小心翼翼的摘下来,一共有7株,不过这里有菌丝,明年可能还会长。
灵芝刚刚成熟,这时候的采摘的灵芝药效最好。
虽然不知道这里的灵芝为什么会在春天成熟,但是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多了去了,没必要事事深究。
然后给宋河科普灵芝是什么,有多值钱。
听得宋河一阵后怕,他怕这玩意有毒,毕竟毒蘑菇也不少,都不敢用手去碰,差点一脚给踹了。
其实这也怪不了宋河,又不是大夫,古代信息也不发达,穷苦人家哪知道灵芝是什么东西哦,听都没听过。
摘了灵芝后,杨珊又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重楼,这一趟可谓是收获颇丰。
两人回去的时候,只放一些野菜和蘑菇在背篓里掩人耳目,其他都收进空间里。
上山难,下山也难,等回到家,天都暗下来了。
让宋河去把两个孩子接回来,杨珊开始准备晚饭。
今天又是走路,又是爬山的,太累了,正好今天早上饭煮得多,还有剩下的,杨珊准备弄个酸汤饭糊弄一顿。
烧火,把砂锅洗好,架到火上,倒清水、剩饭进去。
煮开后,加入酸汤、蘑菇,快出锅时放入青菜,一小勺猪油,一点酱油,一点盐,一顿饭就做成了。
再埋几个红薯到火里,给某个饭桶加餐,防止不够吃。
吃完饭后,两个孩子玩木头玩具车,杨珊画出现代玩具车的模样,让宋河给做了两个平板大小的玩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