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安给这些人专门开了一个会议,详细介绍报纸这种新型的产业。
大家听得似懂非懂,但对于自己的工作,大体有了了解。
无非就是刻字,排版,印刷。
一张报纸,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插画。
陆铭安就对这些人做了调查,哪些人刻画刻的比较好。
刻画和画画又有所不同,因为刻画,是要反着刻,这就要求很深的功底。
这些人中,还真有刻画比较在行的。
这就省得再满城寻找反着画画比较牛的人了。
当下,将这十多人,被编为了编辑部。
并与他们签了用工合同,白纸黑字,签字画押。
任命东城的王先生做总编辑,南城的宋先生,做副总编辑。
这些人,也多是通过这两人介绍进来的。
安排他们做领导,也比较能服众。
有了编辑部,就要开始招募记者,主要负责收集洛阳城的新闻素材。
这些人一听报社还有活,太好了,踊跃举荐起身边人。
报社这肥差,在那个农业生产为主的时代,太吃香了。
陆铭安对记者的要求,不仅能说会道,善于观察,还要有很强的交际能力,不然出去采访容易挨揍。
那些人每个人都举荐了几个身边人,前来陆府面试的,高达几十人。
肯定要不了那么多记者,几个就够了。
从这几十人中,陆铭安挑了五、六个比较满意的。
这些人虽然很高兴自己能被选中,但都还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干啥。
记者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啊。
不过没关系,万事开头难,先把报社运营起来。
等工作开展起来后,大家慢慢就熟悉自己的工作了。
陆铭安又让管家在洛阳城买了套房子,作为报社的办公场地。
陆府现在不差钱,买套房子自然不在话下。
很快,报社开始挂牌经营起来。
刚开始,陆铭安得带着他们工作,让他们熟悉工作的流程。
等他们熟悉后,就可以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了,自己只需要监督就行了。
首先就是安排活字印刷的事。
活字印刷,就是将常用的字都在胶泥上刻出来,对于出现频率比较多的字,多刻一些。
而对于一些出现频率少的冷僻字,可以用到时再刻。
刻完之后,用火烧硬。
然后为了排版时方便找,将这些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里,贴上纸条标明。
这些刻了大半辈子字的人,对陆铭安发明的这个活体印刷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简直是个天才啊,这样印刷起来,要快得多了。
过往近千年来,怎么就没人能想到呢!
他们每夸一句,陆铭安就在心里惭愧一次,这些都是毕昇的智慧啊!
等刻字的工作完成后,陆铭安开始对报纸的排版分类、记者新闻素材的搜集、编辑的审稿、头版头条的设定等等细致工作,一一展开。
考虑到印刷排版效率的限制,陆铭安设定了每五天出一期的计划。
等后面销量上来,大家工作熟练程度也上来,再考虑缩短出版的周期。
很快,第一期《洛阳娱乐报》问世。
第一期没敢印多,印刷了一百份。
陆铭安采用了一个比较新颖的销售模式,就是将这些报纸,放在商铺里。
找一些客流量比较大的商铺,跟他们商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