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那边,黄氏跟赵谦辞已经在这边待了很久了。
本打算过去看一眼便往京城走的,
结果,老两口在大儿子这边过了个年。
赵长庚本打算再留爹娘一阵子,被老两口拒绝了。
“可不能再呆了,趁着现在还没开化,咱们赶快赶路。
等到了京城,估计天也缓和了。
再晚,回头碰上化冻,那道上还不是得整日里都是泥水。
就算是官道修得好,可也不是每条道都是水泥路。总是有照看不到的地方。
行了,咱们就定在初六动身。
孩子们都在身边,这都用不着在拐弯儿去接孩子了。
那个镖局给咱们都安排好,老婆子不怕抢,就怕我几个曾孙们受到惊吓。”
赵家的孩子长得好,到了外面,还真就容易被歹人给盯上。
为了这些个小崽子,赵家人这次算是下了血本了。
除了跟着自家商队一起走外,还外面雇佣了三支镖局跟着。
这三支镖局自然是赵青峰他们哥仨顾的了。
毕竟这次跟着一起进京的孩子,他们三家都有份。
至于黄氏老两口根本不需要,老太太虽然上了岁数,可是身体硬朗,
一身怪力依旧在,真动起手来,她依旧是个大杀器。
脆皮赵谦辞,这些年也算是苦练弩箭,准头还是有的。
赵谦辞跟黄氏绝对是溺爱孩子的高手。
这些个重孙子们,他们是看哪个都稀罕。
一个个养得那叫好,还都很有学问。
走到哪儿那就是道风景。
只是,这大冬日里,为了保暖,一个个的穿的都跟球儿似的。
长及脚踝的羽绒服往身上一罩,基本分不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了。
若不是脑袋顶上的毛线帽子还有点颜色区分,
就连黄氏老两口都不能第一时间把孩子们给区分开。
出发这日,全家人一起出来送行,阵容相当强大了。
三支镖局聘请的好手,一支二十人。
加上商队的人手,差不多有上百人。
再加上赵家的这些送行的队伍,
弄得百姓还以为这大过年的,来了个什么大人物呢。
打探后才得知,原来是知府爹娘回京,
顺带把家里少爷小姐们一起给带走了。
“哎,这京城里有人就是好,
孩子进了京,不管是读书也好,婚嫁也好,都能有更多好的可选。”
“那可不咋地,听说那京城里,天上掉下一块砖, 砸死五个人,其中三个都是官。”
“啥?真的吗?京城里还能从天往下掉砖头……”
老百姓的话,是越说越离谱,总归是羡慕。
至于嫉妒?不可能。嫉妒不起来呀。
爹娘爷奶送孩子,那一个个的眼圈通红,
可是这些准备即将去京城的孩子们,完全就没有什么离别的感伤。
“爹、娘,爷、奶,你们都回吧。咱们在京城里等你们呀。”
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是这话,啥意思?
在京城里等着,那意思就是,你们赶快好好做官,早点被调任到京城。
问题是,谁不想进京呀?
可是,去得了吗?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实现。
于是,赵家众位当官的,
包括王怀景这个女婿,都回头琢磨该怎么把政绩给提升上去。
要不然,日后想跟儿子闺女见上一面,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