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婿俩走在一起,看着就很养眼。
天未亮,赵家众学子们已经收拾妥当,
今日情况特殊,不能随时上厕所,因此先把五谷轮回的问题搞定。
清清爽爽,利利索索,大早上也没喝水,饭也没吃,只是每个人吃了块奶糖,就出发了。
韩旭日今日一大早地,就到了赵家,他在前面开道,赵家一行人的马车跟在后面。
到了皇宫门口,韩旭日也得等着宫门开了才能进去。
坐在马车里,即便是带了热水瓶子,可那暖和的也只能是手,时间长了人也是冷的。
好在赵家女眷们,没别出心裁,穿的都是赵青嫣准备的羽绒服,
脚上穿的是鹿皮靴子,里面吊了羊皮,很是暖和。
感到冷了,赵家一行人从车上下来,身份文牒的东西随身揣进了羽绒服的口袋里。
赵家一行人一下车,变成了焦点。
首先是身高问题,赵家一行人站在人群中,比候在宫门口的举子们,高了至少半头左右。
再到穿着,别人穿的都是什么斗篷之类,为了保暖,各种带毛的斗篷往身上一裹,手就拿不出来了。
为了走路看起来潇洒,斗篷还得敞开来,御寒与否不确定,倒是挺兜风的,好像是更冷了。
赵家人则是一水的羽绒服,一看就是剪裁合体,看着还不是很臃肿,最主要的是可以系扣。
把人包裹的甚是严实。
两只手臂,想干啥干啥,
可以把两只手放进袖筒里,也可以插进兜里,更可以缩回到袖子里。
就没有更方便的了。
尤其羽绒服上面还有一个大帽子,
若是冷了直接扣在脑袋上,怎么看都感觉暖和,
脖子上还有最为流行的毛线围巾。
就这扮相,可是把一众学子及等在宫门口的大臣们给羡慕坏了。
有好信儿的大人,派了自家的小厮跑到赵家人身边问衣裳哪里买的。
旁边的人也伸着耳朵听。
赵明庚跟胥东升赶快给自家闺女(媳妇)的荟萃阁打广告。
韩旭日围着斗篷站在一边,
“老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有这么好穿又好看的衣裳,你都不透露给哥哥。
是不是太抠门了些。”
胥东升扭头看向韩旭日,
“你这就是血口喷人了,这衣裳我也是昨晚上才见到的。
这也是到了京城之后,我媳妇找人帮忙做出来的。
这要是我自己做的,那我肯定第一时间就送给哥哥一件,
可这东西是我媳妇张罗出来的,我哪里有那么厚的脸皮问我媳妇要呀。
你就别难为我了,我也就是个吃软饭的。
等我回家了跟我媳妇说一声,不过荟萃阁应该现在有的卖。
只是听我媳妇说了一嘴,荟萃阁里现在卖的衣裳都是短款跟薄的。
像我们穿的这些都是定制出来的。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长得跟我们一样高。”
这话说的,韩旭日就有点心梗,
饶是他已经感觉自己玉树临风,身高不过175左右,
而他的这个在乡下长大的弟弟,身高居然达到了至少185。
</tt_keyword_ad>现在看着还有继续长高的可能。
看着弟弟的臭屁样子,韩旭日好想揍这小子一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我之前跟你的身高差不多,
不知道是不是跟我媳妇订婚了,吃得比之前好了很多,个子又长了不少。
要不,哥哥也定个亲,没准也能长高一些。”
韩旭日想打孩子,这长个的问题,跟订婚有个半文钱的关系吗?于他而言没有。
当然于胥东升而言是有的。
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的结果自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