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想,为什么自己会想到这一点上来,她在想什么?
她想试一试,她其实想像,贺知屿那样。
那一秒的停顿里,端言听到自己的心里的声音这么说。
她想……这样吗?
她为什么…她是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的?
当然,比起这个问题,他在这个瞬间更想知道的是,如果贺知屿知道自己的想法,他又会怎么想呢?
在这一瞬间的片刻里,端言的想法千奇百怪地转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结。
另一边的贺知屿并不知道,端言在这段日子的相处中,居然不知不觉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这是一种期待和向往吗?
应该,是这么说的吧?
一瞬间的想法可以改变未来吗?现在说这个好像也太过夸张了些,但是如果在明确自己想法的一瞬间,就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吧?
官方在两日后的 下午发布了关于面向全市人民召集的救助志愿者。
是的,这个志愿者并不存在是不是医护行业的这个限制。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能够,就能报名。
同时,随着这个政策的宣布和出台,意味着全市终于正式进入了一个相对警戒的状态。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目前局面的正视,不是一时的躲避就能过去的。
事实也证明,有些事情在发生的最开始让人心生恐慌是正常的。但当你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其实不管怎么样,你还是要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其实你反而没有那么怕了。
其实就是这样的,因为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所谓最坏的情况,其实也无非就是那样了。
针对性的政策出台的很快,响应政策号召的速度其实也挺快的。
或许也是因为,大家面对的其实也是同一个问题。而人们在需要万众一心的时候,那一瞬间激发出来的团结力,其实也是不容小觑的。
就在政策出台的两个小时里,全市各处的高速路口也都拉起了警戒线,同时还有同时从各处征集来的临时安置点,也纷纷落于各处的卡口里。
最短的时间,最快的安置速度,群众的团结力度和办事情的能力,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边的事情都在落定中了,其他的事情自然也要紧跟而上。
慈和六院发布了关于医疗救护队伍人员征集的通知,报名表在最短的时间里发到各个科室几乎所有人员的手上。
同时上面也已经发话了,除了收数抢救室这种几乎二十四小时不能离人的科室,所有在职在岗的医护人员,现在都立刻马上放下此时自己手里的事情。
尽可能的,参与到这支队伍当中来。
当然,如果你真的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或者事情的话,你也可以打报告,还是会酌情考虑的。
贺知屿拿到报名表的那一瞬间毫不犹豫地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前来送表的人就让他立即跟第一支出动的队伍走。
贺知屿想着再去看端言一眼,却被告知时间来不及了,只得先发信息。
但贺知屿应该不会想到,这个时候,端言也已经不在病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