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说完这句,端言就已经开始后悔了。记忆里,这好像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这么麻烦贺知屿了。上一次的生理期事件如今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的。似乎每一次遇到贺知屿的时候,她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
可是没有遇到贺知屿的时候,日子分明也就是这么过的。怎么现在,就变成这样了呢?害怕不敢睡,那就不睡不久好了吗?
端言也不知道怎么了,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这样是不对的。所以犹豫了两三秒之后,端言几乎是瞬间就决定还是算了,不过就是熬个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抱着这样的念头,端言开口刚要说话,贺知屿却已经放下了原本已经握住了门把的手,转身:“怎么了?”
话是这么问,但是从他的手上的动作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他显然是已经打算留下来了。
贺知屿这么问,端言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直接说吗?人家会不会觉得,是自己太过紧张敏感了?
应该是的,毕竟她曾经遇到不只一个人这么说过。罢了,不过就是一夜不睡罢了,难道她还能没有经验吗?
想到这里,端言突然抬起头来,看着贺知屿:“算了,贺老师,你回去吧,也没什么大事,不能那么麻烦你。”
贺知屿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是他本人并不觉得有趣罢了。他发现,眼前这个小姑娘,大约只有在下定决心一件不用麻烦别人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去正视别人的眼睛。
只有不麻烦到别人的时候,她说话的底气好像才是足的。
或许在她的认知里,似乎很怕遇到麻烦别人的事情。在接下来的三分钟里,注意到端言神情的贺知屿很快就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他发现,端言只有在确定自己麻烦不到别人的时候,神色才会是完全松懈了。所以,端言曾经是经历了什么,才让她现在这么害怕遇到麻烦别人的事?
对于情绪上的变化,贺知屿还是很敏感的,尤其是在他特意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贺知屿一直都觉得,想要窥探出一个事件的原因,有时候,是不需要言语的。除了言语之外,一个人的情绪,也可以表达出很多不同的东西。
就比如端言,贺知屿觉得,她这样的人,情绪其实是很鲜明的。不说话,很可能是她不爱说话,并不是没有情绪。
因此,想要窥探出这种情绪,得讲究方式方法。很多东西,不是单纯靠仪器就能知道的,很多时候,仪器并不是万能的。
如果一定要概括来说,这就是贺知屿最初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提出并坚持的理论。只是,在追求更新于时俱进的现在,很多人或许已经遗忘了最初最重要的东西。
这些理论就如同初心一样,其实是最根本的东西,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始终记得。但是面对端言的时候,就像此刻,贺知屿突然觉得,或许只有最根本的方式,才能从本质上去治愈她。
很简单的道理,那些情绪,就是端言不愿意开口或者是没有开口的语言。
心理咨询师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于这一点细致观察的不同。这一瞬间,贺知屿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找到了一个方式。
虽然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适合端言的。
想到这里,贺知屿觉得自己好像松了一口很久都没有松的气,连带着自己心里的沉闷都驱散了不少。
也是这会儿,贺知屿才惊觉,原来自己这段日子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他心里始终装着端言的事情,就算不去想,也始终都没有放下过。
思绪转到这里,贺知屿看着端言,突然就叹了一口气。他往前走了两步,在端言面前坐下,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然后在她明显透露出惶惑的眼神里,摇了摇头。
有心理问题的病人,他走到这个位置,遇到的没有上万也有好几千例了。如端言这般敏感的也不是没有,甚至是和端言原生家庭类似的也不是没有。只是,他觉得,在端言身上,就算是符合心理问题的情状都始终给她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
可白纸黑字的诊断书上的确明确着端言的抑郁症,只是就连贺知屿也是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形。
可或许,抛开抑郁症状这件事本身,他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和端言展开交流。
要想治愈抑郁,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遗忘抑郁。
“可以告诉我,你怎么了吗?”
首先,要做的,就是平等的看待和交流,而从这一句开始,贺知屿再看端言的时候,端言,就只是端言。
她不再是抑郁症患者,也不再是他的病人。
贺知屿的转变,端言最开始的适合并没有感知到。她只是有些诧异,又好像没有。但一个人的转变,必然是能从其他的地方透露出讯息的。
就好像,端言现在虽然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但她总感觉,贺知屿好像什么地方不一样了,连带着原本的气场也一瞬间缓和了下来。
“我好像又有点梦游。”
贺知屿注意到,端言说的时候用的是又,所以,这压根的情况之前是发生过吗?那他今晚留下来看来是对了。
“别害怕,我在这边守着你,你安心睡吧。”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贺知屿怎么都没想到,端言所谓的“梦游”,居然会严重成那个样子。在亲眼看见之前,贺知屿始终都觉得,端言这么小的年纪
现在想来,他还是没办法摆脱大多数人的观念。可以说,传统观念和心理学理论在他这里是同时存在的。
两者相悖的时候,连他自己有时候都觉察不到。
可是在心理学疾病面前,抑郁症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它本身和年龄的关系是没有挂钩的。
你不能因为她年纪小,便想当然地以为,她这样的年纪,怎么可能有抑郁症呢?可有时候,往往就是这样的想法,才是最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