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爹,我先陪着您,一会儿我就过去。”苏老爷子的儿媳妇赵彦珺说道。
“行,没别的事情,我就走了,出院的话,你们就找当初负责你们住院的人开出院证明就行。”林业说道:“后续的事,我这边科室就管不了了。”
“好。”苏老爷子答应了。
本来苏老爷子就不是林业科室的病人。
但是医院里能够为了让苏老爷子康复,林业给老爷子针灸过一次之后,医院这边就特事特办,让林业来负责苏老爷子的病情了。
可能到最后出院手续的签名,也要有林业一个。
毕竟,他接手了。
林业带着实习生们回到了办公室里。
“这些天光带着你们给病人针灸看病了,我都没来得及考考你们的基础怎么样。”林业说道:“今天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每个人都给我背一背汤头歌诀,我抽查你们。”
“来,你。”林业指着一个实习生说道:“背补心丹。”
被点到名的学生上前一步,开始背诵。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汤头歌是中医医方著作,里面有常用的方剂三百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二十类。
林业让他背的补心丹的丹方,就是属于补益类里的。
以前的汤头歌,晦涩难懂,虽然是以七言歌诀的形势著作出来,将药方加以归纳和概括,但是注释依旧过于简要,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个门槛。
后来在六一年的时候,卫生出版社对此做了详细的注解,出了注本,这才减轻了初学者的学习负担。
能背诵,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林业坐在椅子上,仔细的听着他背诵。
背得倒是挺流畅。
不过这也正常。
汤头歌诀连中医爱好者都喜欢看看,也能背诵一些下来,专业学习这个的,这只是入门的基础功课。
要是基础都不扎实的话,还学什么呀。
这年头,村里的人其实多少也都明白一些中药的药性什么的,偶尔有点什么小毛病,自己也就能对症下药了。
比如说,觉得自己上火了,那就金银花泡水喝。
漫山遍野,野菜甚至也有药用功效,村里的人都懂一些。
而很多村里的赤脚大夫,虽然也能给人打针开药,但是从一开始,他们学的,也都是属于中医类的。
给人家弄点中药,外敷或者内用,以此来给村里的人治病,村里的人普遍条件不太好,这样治病的成本很低,双方都负担的起。
为什么说是双方呢?因为赤脚大夫在村里给人看病,有时候是赔钱的,因为有的实在是家里穷,没有钱,能见死不救吗?所以就先看病,钱的事再说,以后有了再给。
不能因为这点事把人给逼绝路上去。
往后越是发展,医疗领域就越是规范。
规范是好的,但是也不能瞎规范,用现代医学那一套去规范中医。
中医想要发展起来,还是需要拿出自己的这一套东西来让人信服。
而培养传承人,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做。
所以说,林业一般不会带学生,但是中医这方面的实习生,既然带了,他就会严格要求这些人。
这次的中医实习虽然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教导给他们的东西,也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学一点,会一点,精一点,将来走出去,不至于去祸害人。
哪怕他们只会治疗这一种病,学精了,成了治疗这门疾病的专家,那也成。
中医嘛,也不是说,逮着一个就是全能的。
有的中医擅长接骨推拿,有的中医擅长针灸,还有的,听着比较离谱,但是还真是存在的,那就是祝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