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怎么了?”林业好奇的问道。
“昨天一号,大家去厂子里领工资,余光中说发不出工资了,凑了不到三块钱,一人就给了两毛。”村里去厂子里干活的一位女同志说道。
“我记得跟他交接之后,厂子账面上留了你们的工资啊。”林业皱眉说道。
十几二十多,够发工资了的。
上个月大家大多数都是在地里干活抢工分,也没怎么去厂子里折腾药材,所以估摸着十五六块钱就够给他们发工资了。
上个月的工资还是最少的一次了,赶上农忙,也是没办法,厂子里有再大的事儿,都不能耽误秋收收粮食挣工分。
估计也就是因为上个月干的活不多,余光中没有给她们发全额工资,她们才没闹腾,要是像大上个月那样,每个人得领个五六块,要是发不下来,你看村里的这些女同志们着急不着急。
本来就是去干活挣点钱贴补家用,还不按时发?
“那估计是收药材都给花的差不多了。”那女同志讪讪的笑着。
“可能是吧,现在厂子里的事儿都是余光中同志在处理,就算是我现在在厂子里,也不过是跟你们一样,是个接受改造在厂子里劳动的人。”林业笑着说道:“厂子里干活的人也不少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还是在家里给人看病得好。”
村里的人能来找自己打听厂子账务的问题,肯定是余光中给他们说了什么。
能说啥?无非就是想甩锅甩到自己身上来,看看能不能让自己把钱给掏了。
就算是不能,也拖延了时间,展露了诚意。
公私合营嘛,先前说的都是坏的方面。
现在就体现出好的方面了,就比如,现在厂子拿不出钱来,余光中就可以写报告打申请,申请拨款,帮助厂子渡过难关。
就看他能在林家沟扑棱多久了。
接下来余光中怎么做,林业不感兴趣,他已经跟沈安茹商议好了,要带着沈安茹回娘家。
嫁过来之后,也有四年没回去了。
老爹在家里,让夏卫东多过来走动陪着点。
这次去沈安茹娘家那里,也要带上孩子一起过去。
“收拾好了吗?”林业坐在炕上,抱着孩子哄孩子睡觉,看着在底下翻箱倒柜的沈安茹。
“你说,我要不要带这套衣服回去?”沈安茹拿着那个呢子外套在自己身上比划着。
“现在这大热天的,你带这么厚的外套干啥?那是冬天穿的。”林业说道。
“我回去显摆显摆。”沈安茹没好气的白了林业一眼:“这可是你从京城给我带回来的,最值钱的东西了,我得告诉我爸妈,让他们知道,我跟了你,日子过的很好,让他们不要替我操心。”
去市里的时候,咱们就去供销社,给你买件布拉吉,夏天穿那个多好看啊。
“在路上多不方便,舟车劳顿的,还是得穿衣裳裤子最方便了。”沈安茹说道。
“甭管在路上穿不穿,先买了再说,路上穿不着,等到了之后再穿,回来的时候也能穿。”林业说道:“就是现在弄不着的确良的票,这玩意儿太难买了。”
每次县城里供销社来货,根本等不到消息放出来,就被县城里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能从南方运送到北方的的确良数量可不多。
这时候的的确良,还都是进口的,从羊城的口岸进来,再送到各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