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天吃一次肉。
虽然秦津津买回来的也不是很好的肥肉,但是五花肉、瘦肉还是有的。
美美的吃着红烧排骨,刘红岩和张清感叹不已。
这个时候大家都喜欢吃纯肉,排骨称重的时候骨头压秤,大家都不喜欢。
但是秦津津做的这个红烧排骨又香又入味。
连里面的土豆吃起来都是一股肉的味道。
“津津,有你在我们太幸福了,要不是你的话,我就算有钱有票也吃不了这么好。”
捧着肚子坐在板凳上,刘红岩更觉得自己幸运了。
一来就遇到了好相处的知青们,而且她们还不计较自己之前的娇气。
看着张清站起来收拾碗筷,她也赶紧起身一起干活。
秦津津今天做了饭,她们肯定不会让她洗碗的啊。
现在刘红岩也算是锻炼出来了,每天也在做饭。
不过每次秦津津从镇上黑市里带了肉回来的时候,都是她做饭。
津津做饭真的很好吃,她们都盼着轮到秦津津做饭的时候。
张清还经常跟秦津津讨教做饭的事情,至于刘红岩,她对自己没那么高的要求。
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只要做出来不难吃就行了。
“津津,这个题怎么做啊?”
之前因为秦津津而在知青点掀起来的学习热潮已经过去了。
但是秦津津依旧坚持学习,甚至带着对象和对象的妹妹一起学习的事情,是整个知青点都知道的。
刘红岩和张清一直跟秦津津住在一起,耳濡目染,也会在秦津津学习的时间坐在一边看看书。
主要是按照秦津津的说法,她们之前已经托人从城里寄来或者买来书了。
“来都来了”,是个中国人都拒绝不了这句话,
于是慢慢的,她们从一边看书,变成了一起学习。
然后两人就发现,秦津津是真的学习非常好。
“要是你早生个十几年,肯定能考上大学。”
在秦津津又帮她解决了一个物理题以后,刘红岩小声的发出感叹。
然后就看见秦津津兴奋的看着自己。
“我就是很想上大学啊,可惜不知道大学教什么,不然我都想学大学的书。”
原来是这样,其实现在也是有工农兵大学的,只是名额非常难得。
“我认识的人里面有上工农兵大学的,我可以帮你问问,能不能借到书给你。”
工农兵大学里面的学生,一毕业就能进入社会当干部。
不过现在已经是1975年了,工农兵大学最后一届是1976年入学的学生。
等到高考恢复以后,他们的身份对比真正考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尴尬了。
工农兵大学的学生学的也不是什么专业知识,只是农业、工人和军人专业的知识。
所以秦津津就说不用麻烦了。
“没事,我们不去上大学,看一看高中的书就够了,不用麻烦了。”
然后赶紧继续给刘红岩讲题。
“这个题目涉及到这几个知识点,只要你掌握了,就能完成这种题目了……”
刘红岩还以为自己这么说让秦津津更加羡慕别人,所以伤心了。
想想也是,她认识的那些去读工农兵大学的人学习还不如秦津津呢。
但是他们靠着家里的关系都能去上大学。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她们在做的这道题,拿到工农兵大学里面去,肯定有很多人都不会做。
于是她就再也没有跟秦津津提过工农兵大学的事情了。
春耕到来,村里任务就是在雨水下来之前把该种的作物都给种上。
所以就算是作坊里面上工的村民们,村长也是要求除了邵嫣然以外的其他人下地的。
主要是邵嫣然跟着牛车去供销社,回来的时候都三点多了,所以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也考虑到了她们上班时间早,所以上午不用来,午饭以后,大家上工的时候她们也一起去就行了。
春耕没有秋收那么着急,下午一点准时上工就行了。
秦津津他们这一批新来的知青,还是第一次体验春耕呢。
不过她可不想去体验下水田的感觉。
现在的水田里面有很多虫子、青蛙,甚至还有蚂蟥。
开工第一天早上,秦津津没有回去休息,去了田坎看看邵景同。
刚刚看见邵景同还没有跟他说话呢,就看见一个人从水田里上来。
站在田坎上,回头看着他的后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