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听出来,徒弟你并不大信任他,却有办法控制他!”
张松溪问道!
“对!此人有野心,不过也算是审时度势的一个人,只要我不显露败绩,他会一直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按照你的意思,只要你不出现在红巾军中?他那里就能够按照计划进行,夺取关中!一旦你出现,元庭大军肯定接踵而至!那里就危险了!”
“危险倒不至于,就是有些困难。到时候让人都撤往汉中和四川就可以了!”
“不妥,不妥!虽然长安等地再也不复往日的繁华,但是关中平原依旧是一块儿宝地,能不丢还是不要丢!”
考虑了一下,张松溪接着说道:“招兵,分地!汉中之地百姓依旧有着关中大汉的英勇!只要条件合适,能够招到数万兵马,那时候想要防守住关中就比较容易了!”
“师父,这样关中和四川就太贫瘠了,根本没有多少战争动员能力了!一旦打仗,根本没有粮草!”
“那就要从南方输血了,江浙等地,都是富裕之地,只能从那里获得粮食了。更何况,有了土地,人们才能心甘情愿的守护自己的土地!”
“嗯!”徐明不住的点头,没有想到师父不但练武厉害,就是治国也这么厉害!
“师父,如果在关中实行‘平均地权,摊丁入亩,永不加赋’怎么样?”
“这,何为摊丁入亩,永不加赋?”
对于平均地权,张松溪还是能够明白的,但是对于‘摊丁入亩,永不加赋’,他还是有些不明白。毕竟,“摊丁入亩,永不加赋”是二百多年后提出的一项政策。
“就是将百姓的赋税、人头税,全部摊到土地上面,再也不收人头税了。”
说到这个,徐明还想到了在四川推广这一土地政策,必将大力推动人口的增长。
“不错,不错。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平均地权对于关中百姓们来说是最实用的。‘摊丁入亩,永不加赋’适合于四川。”
“那我们就实行平均地权!让所有百姓都拥有土地。”
最后,徐明在张松溪的建议下决定在关中之地,除了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之外,还加上了“平均地权”这一土地政策。
这一夜,徐明和张松溪聊了很久,也从师父这里学到了很多,其中就包括了如何解决关中,以及解决朝中之事,如何从权臣手中夺权。
第二天,武当众人就离开了光明顶。
徐明并没有跟着大家一起行动,而是直接先回到了关中长安。
此时的长安城,由于红巾军准备充分,顺利的拿下了整个关中平原,在徐明前往光明顶的这一段时间里,更是乘势拿下了萧关、函谷关、潼关。
这一切,都得力于李思齐获得的元庭任命书,让他的接受变得毫无波澜。
得来容易,想要守住却是非常难。
毕竟,元庭在这一代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长安,李思齐府。
此时的李思齐正在着急的在原地打转,他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此时已经占领了关中,可是周围的元庭实力太强了,关中百姓对于自己等人又非常漠视,根本不给自己提供任何的助力。
自己举步维艰!
除了与元庭媾和,彻底加入他们之外,此时的李思齐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在此地政令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