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王。”
众人走到两边,各自坐下。
“大王,姬昌这次来,特別准备了几件奇珍,献给大王,请允许下人带上殿来。”
“准奏。”
不多时,上来十几个人,抬着几只木箱,放到了大殿上。
“这第一件,乃是一块天外奇石,坚硬无比,刀枪难破,被我取名天石。”
姬昌打开第一只箱子,介绍道。
“这第二件,乃是一把七彩宝刀,大王武艺高强,正是宝刀配英雄。”
“第三件,是一幅万寿无疆图,祝大商江山永铸,福运绵延。”
“第四件,是一只千年白猿,通人性,识人言,善音律,已经送往御兽园,由专人饲养。”
“余下的,都是一些普通珠宝财物,不值一提。”
白辰看着这位西伯侯,心中揣测着对方的忠奸。
“西伯侯的忠诚,朕收到了。西岐在你治理下,民生史治皆不错,汝实乃有功之臣。这样吧,朕看你两个儿子皆不错,可愿意留在朝歌为官,朕自当重用。”
姬昌心头一惊,暗道,大王这是不放心自己,要留质子的意思吗?
“微臣先谢过大王厚恩,小儿才浅,怕耽误大事。另外,可否也问下他们自己的意思。”
“人之常情,朕准了。”
随后,各路诸侯也送上了各自的礼物名单。
白辰下令,就在大殿上,大开宴席,款待众人。
一场酒宴,一直到深夜才结束。
回到官驿,姬昌没有着急,而是将两个儿子叫到了自己房中,将白辰意思讲了一遍。
姬昌在西岐声望很高,民间敬称周文王,又加之他文卜星算,天时地理,无一不精。他施政仁慈,爱民如子,曾在民间收养过不少义子,故又称“文王百子”。
而这次随他来朝歌的伯邑考,就是他收养的第一个儿子,也是义子中,他最为倚重的。
伯邑考其人,性格温和善良,心思单纯,好诗词,善音律,尤其弹的一手好琴。
“父亲,我们来朝歌后,听到看到的,都是一片赞美之声,证明大王的确是一个贤明君主。如果是这样,儿子愿意在朝歌,不论官职大小,为百姓做一些好事,实事。”
“邑考我儿,为父知道你生性纯良,但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生为君王,统御四方,对我等各路诸侯,岂能永远那么放心。我担心的是,你留在此,是要被做为质子的。如此,你还愿意吗?”
伯邑考微微一笑,道:“父亲,您大概多心了。想我西岐,年年纳贡,岁岁朝贺,从无践越之举,大王怎会作此想。君子坦荡荡,邑考行事,但求无愧于君王,无愧于百姓。”
“唉,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姬昌了解伯邑考,从来就是这么一个人。说完,他看向了自己亲子姬发。
相比伯邑考,姬发的城府就极深了,他的野心从来不止在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