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冯泸,奚玄,杜宣,水章等为代表的中级,中层武将,将官,纷纷成为刘奋各军的支柱,依仗,关平,徐群,周群等青年将官纷纷崛起,还有徐盛,朱恒,吕蒙,文聘,魏延,黄忠,包括原孙氏的丁奉,蒋钦,周泰等将在陆海军中的中高层任职关键岗位。
故而无论是作战部队的整编军,后勤预备役部队独立师,还是地方屯田建设警备部队屯田军,建设兵团和巡捕营,警备营。
都没有哪怕一处能够安置关羽,张飞,赵云,陈到四将的位置。
毕竟如今刘奋军中除去早年跟随刘奋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和由原荆州,益州,青徐等郡兵改编过来的地方部队和独立师及部分整编部队外,大部分部队都是刘奋一手拉出来的新兵团。
且大量军中中低层军官,武官,哪怕是类似后世士官的材官,材官长也都有军校毕业生当任。
这些人不仅对刘奋这个军校校长绝对忠诚,而且习得古今中外各种兵书战策,兵法韬略,排兵布阵之道。
无论是孙子兵法,孙膑兵书,吴子兵书,魏公子兵书,六韬三略,还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卫公兵书,武穆遗书,纪效新书等。
甚至包括战争论,战役学等等。
也是军校之中的必学兵书。
当然还有古今历次战争,战役总结,经验学习。
故而这些在经过了军校系统学习出来的军校生军官,武官,自然比之这个时代原有的武将,更适合在刘奋军中统御一方。
包括徐盛,朱恒,文聘,甚至步骘,徐庶,陆逊,吕蒙,诸葛亮等等,也都是有过系统学习过刘奋军校军事学的。
甚至魏延,黄忠都有受过刘奋新式军事学的熏陶,并在军校和军官训练班中有过深造的经历。
包括关平,以及这次被刘奋安排在赵云身边当任行军参谋长兼任大军副将的邓艾也是有经过军校系统培训的
而这是元老四将并没有过的经历。
故而虽然四将虽然也因与刘备的关系而统御一方,成为一军主将。
但实际上四将及其麾下部曲,包括周仓等将,因没有军校的系统学习过程,也没有受过新式军事学的熏陶。
所以自然被刘奋所冷落,逐渐向二线转移,要么就是为各军打打辅助,打打协从。
对于四将来说,这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不过四将对于刘奋,刘备的忠心自然毋庸置疑,而且刘奋也是清楚四将的能力。
刘奋则没打算就此彻底冷落了四人。
这次对大漠用兵,四将主动请战,刘奋自然顺其自然便答应了下来。
只要安排四位经过军校系统培训出来的军官作为四人副将兼任行军参谋,便是最佳的选择了。
四人身边都有新式军官为副将,各级军官也都由军校生当任。
自然保证了各军可以完全按照刘奋的要求进行到底,也能起到大军长史的作用。
于是关羽副将兼行军参谋的廖化,张飞副将兼行军参谋习珍,陈到副将兼任行军参谋的秦朗,和赵云副将兼任行军参谋的邓艾便由此选出。
同时刘奋还提拔邓芝为行军司马和李严,黄权,并辽州刺史杜畿,中郎将王冲,韩秉,梁顾等人负责大军后勤以及后续向大漠修建铁路,公路等事。
不过刘奋刚到襄平就特别交代杜畿,王冲和新任吉林道总督黄权,漠河道总督李严等人,首先建立起由沓氏港经襄平向北通往双辽,吉林,漠河的铁路线。
特别是连接辽水和速末水,难水之间的铁路线,也必须放在最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