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是很有底气的问话,底气的来源便是那面匆匆赶制的“钦差临时提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长幡。
长幡上的官衔通俗来讲,就是代厂长。
代理某事,不是魏良臣首创,这是当今皇爷的政治智慧,他只是将皇爷的精神充分领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而矣。
而皇爷的这个政治智慧则是“精兵简政”的精髓,眼下六部堂官缺任四个,可缺任堂官的部衙照样维持的很好,说明什么?
说明一把手的存在重要性并没有外界以为的那么高。
没有了一把手,也不代表这个衙门就不运转了,相反,运转的很好。
以前,一个衙门有官吏百人,办事十件。现在,官吏不到一半,办事仍是十件,这说明没必要有那么多官嘛。
而各部衙代堂事的那些侍郎们,又哪一个把事情做坏了?
没有,绝对没有!
相反,在代理制下,朝廷运作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高。最重要的是,代理制下的官员们,不敢一言堂。
这就有效杜绝了贪污腐败,杜绝了盲目上马,杜绝了一拍脑袋就乱干…
治国,治的不就是一把手么。
这要是没有一把手,大家都想做一把手,是不是就能更好的表现,更好的证明自己呢。
皇爷,高啊!
魏公公对皇爷的政治智慧那是发自肺腑的敬佩。
天启年间东林党人宣称的“众正盈朝”另一个含义是什么?是大量的不作为官员涌入朝堂和地方,使万历中后期对吏治的整顿成果彻底崩溃,也加剧了国库负担,内忧外患之下,最终导致崇祯哭着求人借钱。
这大明朝的官呐,拿的可不是死俸禄。
万历,是一位不走平常路的皇帝,是一位具有改革精神的皇帝。
身为内臣的魏公公,自是要秉承上意,进行改革。
所以,他加封自己为临时东厂厂长。
法理上,源于皇爷的上谕。
理论上,是源于皇爷的裁官精神。
行动上,是源于知行合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