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贵公子大佬的200元打赏,今天保底更新六章。
……
魏公公花了钱,想要知道自个弄了多少家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管怎么说,二十万两银子砸了进去,魏公公说不肉疼肯定是假的。
现在,他老人家也没别的想法,就是要听个响。
撒泡尿还有个嘘嘘声咧,这物啊,要有所值才对得住魏公公这些天来的呕心沥血。
在王大力等人的配合之下,郑铎奉命对吴淞水营的船只、军械和人员进行了统一清点。
花名册显示,吴淞水营有官兵4652人,经实际清点,在营人员为3265人,其中外出126人,余者只在册中显示,实际并不存在。
魏公公对此有数,大明朝到了如今,陆师也好,水师也好,吃空饷算是将领的基本操作。就是朝廷每年砸了大银子的九边,吃空饷、喝兵血现象也是常态。
好在,如今这个现象还没有发展到后期,也就是天启、崇祯年间的极致——即将领养兵均为私兵家丁,一营之中,只百分之五左右的家丁可战,余者皆为炮灰。
崇祯年间,一营兵在额五千,实有两千便是难得。而这两千之中,能有两百能战,就是精兵强将了。
亲兵家丁成了将领赖以保命及升官的根本,其余的兵不过是当乞丐养,战时驱为炮灰使用而矣。
而其时,不管名臣还是能将,对此状态也都麻木。
皇帝也没办法,因为,没钱。
不管哪支兵马,能战与否,不能战与否,上下养兵也都是此例。那不是家丁的兵装备差也就罢了,连吃饱都成问题,又如何能战,最后,也就兵不如匪了,甚至直接就是匪了。
崇祯年间的各路“大王”麾下能打仗的,大半其实就是从前的官兵。
毕竟,当兵的也是人,是人就得直面最起码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不解决,就指着人卖命打仗,当官的也不把兵当人看,那这兵自也就不是兵了。
最有名的当属左良玉等人,号数十万大军,实能堪用的不到两万。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降清之后,清廷点算他的兵马,最终驱用的不过万余人,其余根本看不上。
独例外的就是五省总理卢象升练的天雄军了,这支军队也就是魏公公模仿的榜样,本质上和后世的湘军团练如出一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