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步一一落实,顺风顺水之下,李三才入阁之事便是铁板钉钉。眼下,第一步已经成功,第二步已得到了皇帝同意,只第三步遭到了三党非议,朝廷暂时还没有得出结论,故而李三才滞留通州不愿上京。
这第三步单从表象看,似是浙齐楚昆几党搅水,但若皇帝本人没有意见,此提议早就交办。然现在却卡在这一步,说明皇帝确是对李三才入阁有疑虑。
想一驼里,顾宪成有了主意,他颇是自信的说道:“道甫是身在局中,反而看不清。陛下自国本以来,对外朝向来厌恶,但是内廷那边有所谏言,他都是听得进的。若道甫真觉没有把握,我写封亲笔信叫人带给陈公公便是。”他口中的陈公公自是和东林交好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了。
闻言,李三才却是神情一黯,叹了一声:“泾阳兄有所不知,陈公公已于数日前病逝了。”
“陈矩死了?!”顾宪成愣在那里,许久,轻叹一声,问李三才道:“可知何人接掌印?”
李三才道:“宫里传来的消息说陛下有意从金忠和孙暹之中挑一人接任。”
话音刚落,顾宪成已然说道:“金忠不可,此人乃贵妃党,和我东林素来不对付,他若出任掌印,道甫入阁定然艰难,进卿那里也难办事。”
“进卿”是叶向高的表字。
李三才知道顾宪成这话没有说错,若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敌视东林,那么“批红”这一关,可就着着实实的卡住了。
不能“批红”,内阁就无法发挥权力。
“孙暹这个人,虽然和我们没有过多交道,但为人恬静,守规矩。”顾宪成对孙暹这人还是颇认可的。
“泾阳兄的意思是?”
“我们需帮孙暹接印才好。”
李三才想了想,道:“我也有此意。只是这件事非一定要帮孙暹,此容易授人话柄,许会得不偿失。”
顾宪成点头道:“那道甫有何妙计?”
“想要孙暹接任掌印,我们只要扳倒金忠就行。”李三才的法子很简单,既然二选一,那就干掉那个不合适的就可以了。
“金忠当年是跟张宏的,在宫里人脉很广,陛下那里对他也很信重,再有郑贵妃,想要扳倒他,怕是难。”顾宪成摸了摸胡须。
李三才想到一件事,忙道:“我听说关门军变后,陛下派了一个叫魏良臣的少年出关察访。这魏良臣并无功名在身,金忠却在陛下那里保他为两殿舍人,还亲自选人护送他出关,想来二人肯定有关系。故而,我想,直接扳倒金忠难,倒不如在这魏良臣身上做文章,有了这人的痛脚,金忠自要担干系。”
山海关闹军变驱逐高淮的事情,顾宪成已有耳闻。李三才的法子简单有效,有围魏救赵之意。只要那个魏良臣有问题,那么作为保荐人的金忠,怎么也没法洗清自己。到时,从这一点上做文章,自能断了金忠接任掌印的可能。
“这件事由谁去办好呢?”顾宪成同意李三法的主意。
“兵科给事中熊明遇可以。”
熊明遇是万历二十九的进士,现任兵科给事中,是东林党的年轻一代。那个魏良臣出关调查关变之事,人在辽东,由别人出面不合适,但由熊明遇出面却是再好不过了。
可怜正在杨镐行辕外的魏良臣不知道,他什么事情也没做,且也不希望金忠接印,可偏偏人东林党的大佬们不肯放过他。
良臣在外面等,因为杨镐那里有客人。
感谢大佬新贵公子百元大钞赏!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