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时后,晚上八点。
杭市天目山路。
叶南和汪俊加上司机三个人把五千多斤货全部卸载了租的房子里。
等司机走了,叶南背着被褥往店里走去,爷爷和叶薇跟着。
叶薇感觉的很兴奋,爷爷则是左看看,右瞧瞧。
今夜只能将就先睡会儿,到了地方爷爷哄着叶薇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
“爷爷,院子里有锅灶,你随便弄点吃的,东西回去前我就买回来了,我先去忙了。”叶南洗漱完就碰见爷爷在客厅。
“去吧,这里我会照顾。”
到了汪俊这,开始准备炒瓜子和花生。
整整忙碌了两个点,汪俊才学会这瓜子的方法,调味啥的。
“汪俊,三千斤,你全部炒了。我去叫辆车,把土豆运回店里。”叶南说完就开始动起来。
等土豆做回店里,就开始剥皮,切土豆:“应该整个刮丝的,不行,必须去买一个,在乡下就算了,这样切,每天切土豆都能累死。”
说完叶南就去买礤床(擦萝卜丝的东西)。
很快又入夜了,汪俊过来吃晚饭的时候叶南问道:“炒了多少斤了?”
“一千五百斤,这活一个人干的慢,弄个两口锅,三个人就很快。”汪俊狼吞虎咽的吃着饭,他饿极了。
叶南思考了一下:“晚上你加个班,明天去卖货,然后让大姑小姑找找靠谱人的,我这里也需要人。”
“嗯,晚上尽量再炒五百斤。”汪俊算是比较肯干的,一千五百斤,一锅最多一百斤,也就是一天炒了十五锅。
叶南晚上也在刮土豆,到晚上十二点才刮完1500斤土豆。
天目山路这边开学了人流量就多,现在浙省大学还没开学,只能去别的地方拉客人了。
天目山路有家影院,还有两个厂,没票,不然买辆三轮车也是不错的,两边往来都要拉货。
次日,大姑和小姑真好过来看看。
“大姑,小姑,我这边需要四个人,男女都行。一个月工资五十,你们看那边有吗?”叶南见到两人,立即问道。
“一个人一个月五十?这么高工资?”大姑惊讶了。
小姑也皱眉:“是不是太高了些。”
“五十刚好,只要人放心,五十不算高。”
大姑想了想:“行吧,应该有,没问题。”
跟两个姑姑商量完,叶南就回去想办法宣传了。
可以先免费发放,只要去全城人多的地方免费发一小包不就完事了?
去弄点包糕点的纸,随后在纸上写上地址和名字,不直接用章,省去了手写。
想到这里,叶南看天还没黑,迅速找了一个刻章的小店。
刻章师傅一听要求,一个小时就完事了:“一个字两毛钱,一共两块四。”
叶南毫不犹豫付了钱,两块四,总比手写断好吧。
路过供销社买了塑料袋和包糕点的纸。
回店门口的时候,碰见了李教授。
“李教授,您怎么在这儿?”
“哦,叶小弟,我过来看看你开业没。”李教授有些不好意思。
“进来坐吧,应该就是这两天了,我在弄宣传方法。”叶南把李教授请进了店里。
“宣传方法?哦?想到了吗?”
“想到了。”叶南简单的和李教授叙述了一下。
遭到了李教授的反对:“不,叶小弟,你这样只会亏钱。”
叶南笑嘻嘻,回吧台抓了把汪俊炒好的五香瓜子和五香花生:“尝尝。”
李教授疑惑的剥开花生,表情有些奇怪,随后又开始尝瓜子:“嗯?不错,你怎么炒的?为什么这么香?”
叶南刚要说话,李教授就打断了:“不好意思,刚刚冒犯了,不该问你制作方法的。”
叶南觉得李教授挺逗的:“没事,李教授,这其实很简单。哪怕我不说,以后也会有专业的人研究出来。”
“只不过,等他们研究出来,我早就抢占市场了。”
一听有经济学的角度,李教授来劲了:“叶小弟,你还懂经济学,市场经济?”
“不,我不懂,我只知道,要赚钱就要普及,不管任何东西,最赚钱的都是被使用最广泛的。”
“特别是平民的东西,背后赚的钱是最多的。”
李教授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错,我吃了你的花生瓜子,才明白你免费送的底气在哪。”
两个人一顿聊经济,李教授还蹭了顿饭,聊到了晚上十一点才分别。
走之前李教授说:“你免费送的时候叫上我,我帮你,顺便做个市场调研。”
叶南笑眯眯点头。
因为叶南和李教授边聊,边盖印章,爷爷和他一起包瓜子花生,所以一晚上做了一千多份。
这一千多份也就二十斤左右,明天就和汪俊去全城免费送。
一夜瞬间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