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到底是先帝看中的人啊。
果有大才。
灾民,虽手无寸铁,却拿捏着皇家的命脉。
灾民被有心人利用,把太子的名声与天灾人祸联系到一起。
偏偏太子的运气又差得很,好好的施粥,还被人投毒。
灾民聚集,如若强行驱赶,恐皇家更难服从。
内有乱,外有敌,众人虎视眈眈,大庆危矣。
弘道帝发问废太子,他就知道,弘道帝想将驱散灾民的坏名声,让废太子背上。
但是,废太子却釜底抽薪。
不但不驱散,反而安排人继续施粥,还要太子亲自去尝粥。
此计妙绝。
不仅安抚了灾民,还让太子放下高贵的身段,为灾民试毒。
这不正是太子补救名声的好方法吗?
只不过,太子是否能够悟到这一点?
果然。
“父皇,灾民要的是公道啊!
父皇,儿臣主张请京兆府和大理寺共同出手,调查下毒之人,还灾民一个公道。”
弘道深深叹口气。
也罢,“贤弟啊,你身子不好,便先行回府。灾民暗袭的事,朕一定会给你说法。”
废太子二话不说,放下酒葫芦,由着内侍推他出了太和殿。
“主子,咱们就这么走了?”
“不走,还等着皇帝请你用午膳?”
“那不能,我怕有毒。”
宫门外,十几口大锅已经沸腾,白粥的香味传得老远。
灾民们有心讨说法,但肚子实在太饿了,纷纷望着白粥咽口水。
毅力强的,还能勉强无视香味。
毅力薄弱的,早就跃跃欲试,想上前领粥了。
梁尚书对着灾民喊,“陛下深知你们受苦了,特命我等在些煮粥,在下保证,这粥定然是无毒的。”
灾民中有人大喊,“我们不信。”
“我们不信,上次也这么说,结果出事了。”
“人死不能复生,你怎么保证粥是好的?”
“对,怎么保证?”
“我来保证。”废太子推着滑椅走到中间,拿起木勺,在每一口锅里舀一口喝下。
半刻后,见他依旧笑盈盈的,众人这才放心。
灾民们再也耐不住,纷纷上前领粥。
梁尚书立刻安排人维持秩序。
眼角处,瞥见笑盈盈的废太子推着滑椅上了马车,马车越行越远。
悄悄离开的,还有刚才扇动灾民的那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