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着看到骑在马上威风凛凛的刘瑾之后,立刻大笑出声,向着刘瑾迎来。
“哈哈哈!刘将军,自上次一别,转眼便是两月有余!如今再次见面,将军风采依旧啊!”
刘瑾闻言,笑容满面的翻身下马,来到了郑老的身前。
“郑老何尝不是老当益壮?”
“哈哈哈,老喽,过一天便少一天,可不比你们年轻人。”
说罢,郑老上前拉住了刘瑾的手,笑呵呵的向着城内走去。
郑老,便是这马城的县令,刘瑾曾在太守府的宴请中,与之见过面,并且相谈许久。
而对这个为人豪爽的老者,刘瑾也充满了好感。
“刘将军,你来了马城,老朽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你是不知道啊,这几天,老朽都没睡上一个好觉啊!”
刘瑾闻言,笑着摇了摇头,看着一脸疑惑不解的郑老,刘瑾开口解释道。
“郑老,瑾此次前来,只是为了让郑老派出人手,将附近村落中的百姓,全部接来马城之中,可不会在马城久留,所以,守城之事,还要靠你们自己!”
“刘将军,你不会是打算主动出城迎击鲜卑骑兵吧?虽然北军骑兵精锐,不过,鲜卑铁骑的人数,可是你们的数倍之多!你可要考虑清楚啊!”
看着皱着眉头,脸色有些担忧的郑老,刘瑾微微一笑道。
“郑老不用担心,瑾自有分寸。”
而看了刘瑾如此自信,郑老也没有再开口劝说。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马城府衙的门前。
而回到府衙之后,郑老便听从了刘瑾的建议。
他立刻吩咐人手,前往马城附近的各个村落,将村落中的百姓,接来马城。
数百名士兵被派遣了出去,可带回来的百姓,还不足千人。
并非是百姓不愿意前来马城避难,而是许多村落,都只剩下老人。
而且,越是往北,百姓的身影也就越少,甚至于,一个村落之中,只有三五个老人存在。
而带回来的百姓中,青壮的身影,几乎没有。
这一切,也都在刘瑾的预料之中,就因为马城已经被鲜卑劫掠过,所以,大多百姓都已经向南逃难。
所以,鲜卑人劫掠不到钱粮,才会继续向南劫掠,直到代县附近。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前世的阎柔,一直生活在代县附近,却被鲜卑劫掠至草原了。
第二日,代郡依旧平静,没有收到鲜卑犯边的消息。
可第三日一早,刘瑾就收到暗卫送来的消息。
消息称,辽西鲜卑这次派出骑兵大军两万,向着宁县方向奔袭。
宁县,是上谷郡最靠近草原的城池,在马城的东北方,约百里处。
而宁县也是护乌桓校尉夏育的驻军之地,整整一万两千兵马,驻扎在宁县。
而两万鲜卑骑兵,如果正面同夏育带领的兵马对决,那么夏育很难取胜。
可如果夏育依城而守,不同鲜卑骑兵野战,那么鲜卑骑兵,是不可能攻破宁县的。
所以,刘瑾断定,这两万鲜卑骑兵,会将主力驻扎在宁县城前,牵制住夏育的兵马。
再派出数股骑兵,进入两郡境内劫掠。而进入两郡劫掠的鲜卑骑兵,就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