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倒是很赞同赵云的做法,毕竟其他武将去断后他会心疼,袁靖?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来到荀彧的马车上,王弋看到叔侄二人正在忙着批改公文,他便笑道:“先放一放吧,这些都不着急。”
“殿下,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最好也能在今日给毕了。”
“毕不了啊……”王弋叹息一声,无奈道,“文若,我们可能麻烦了。”
“殿下,发生了何事?”
“袁家人死在乱军之中,有些人要闹了。”
“那主公还要出行?我等应该速速回去……”
“别急,等你和我去过幽州后就知道为什么要来这一趟了,我担心的是另一件事。”王弋的脸色逐渐阴沉,冷声说道,“这次出发之前,我已经将明镜司的人全都安排出去了,你猜猜会抓到谁?”
“明镜司?殿下觉得他们会造反?应该不会的,如今河北的强盛之势已然确定,他们又没有什么借口,是不敢造反的。”
“他们真要是敢造反就好了。”王弋苦涩一笑,“可他们要是展现自己的忠诚呢?哼,唉……”
“忠诚?”荀彧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大变,勃然大怒道,“他们敢?他们要是敢,我一个个亲手剁了他们!”
荀攸在一旁同样苦笑,能把荀彧气成这样可不容易。
不过他并不看好王弋的计划,出言提示:“殿下,明镜司恐怕不够吧。”
“怎么会不够?”
“殿下,光看着各个世家没用。世家能翻的了什么风浪?他们的命运都攥在殿下手里,不敢怎么样的。可若是他们以势相迫……”
荀攸并没有将话说完,但是王弋已经明白了。
王弋很清楚,到了他现在这种实力,正面一对一是没有对手的,只是这样并不代表他就无敌了,事实上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无敌,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势。
帝王都抗衡不了的,更何况现在的王弋呢?
所谓的势其实就是民意,想要拒绝民意很简单,直接无视就好了。
可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无视的,就比如建议王弋称帝。
在无知的百姓中,称帝对于王弋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更何况王弋手上有玉玺,他也没有理由拒绝。
可事实上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因为他手上有玉玺,一旦称帝所有的诸侯就有了结盟的理由。
哪怕远在益州的孙坚不参与,刘表、曹操、袁谭、吕布这几个人也够他喝一壶的。
想到这里王弋一个头俩大,命令队伍迅速行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幽州,他要去乐浪郡一趟。
是的,这次他要去的不是辽队,而是乐浪。
他要去见一见公孙家那帮人,看看他们在那边发展的好不好,能不能做到几代之后成为一个废物。
顺便他还要去边境看看,吕布是打不成了,可是右军又不能闲着,要不然这两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儿放在手里还怪烧手的。
他准备看看能不能发展一下自己的后院,将高句丽和夫余的土地给攻略下来,将那里改建成自己坚实的粮食产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说河北富庶,还真是没说错,整个冀州都是一片平原,就是专门给人用来种地的。
但是冀州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缺水!
别看冀州看起来河流众多四通八达,可它真的也就看起来那么多,水系并不丰富。
生活需要水,种地更需要水。
哪怕王弋让刘德然疯狂改建也不行,完全供不上现在冀州的需求。
冀州的绝大多数土地其实都是荒着的,不是没人想开垦,而是开垦了也没用,种不出粮食。
冀州大部分农田全在河流边上,远一些的灌溉又需要引流,每年发生的村落间的水源战争数都数不过来,比大汉几百年来打的战争加起来都要多。
由于河北相对太平,大量百姓迁徙过来谋求活路。
这样的迁徙自然越多越好,王弋极为欢迎。
可是十年后呢?
如今王弋都需要面临产能过剩,有人、有牛,却没有土地耕种的问题。
等到十年之后孩子长大成人分家出去居住,新一批的人口潮降临,他应该拿什么土地去应对多出来的人口?
没人能保证十年之后可以打完统一战争,这又不是热武器时代,王弋也需要拿着大刀长矛,遵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原则,他并不比其他人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