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说:“你没听有路人说吗?说是原先在宫里专门伺候贵妃娘娘的太监。”
“噢,我没有听见,光听到那鬼哭狼嚎的声音了,听着很瘆人。”
“过去宫里的太监也分三六九等的,清朝的太监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总管太监、副总管、首领太监、御前太监和一般太监。总管太监是整个后宫之中级别最高的,官职为四品,是所有太监的老大。副总管为六品,首领太监和御前太监为八品,一般太监没有品阶,主要干一些琐碎劳务。刚才看到的那个估计过去不是副总管也是一个首领太监。虽然他们早已经不在宫中服务,有的人还是很有钱的,在宫里得到的奖赏也够吃一阵子了。”
这么说来,拐走侯三他姐姐的太监,估计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太监,要不然也不会做人力车夫这个行当,不知道他把侯三的姐姐拐哪去了。
想到此,心里涌出一股热流,决定必须、马上、立刻要去找侯三的大姐,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在所不辞。
来到学校,把随身携带的行李往宿舍的炕上一扔就跑了出来。这是要从哪入手呢?也没有个目的,那个太监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音讯全无。
他坐在学校的大门墩上发愣。寻思片刻,要不然到大街上?对了,还是去太监过去住的胡同里,找那个老奶奶问问,她整天在胡同口晒太阳,没事就喜欢跟人聊天,没准还真知道点什么。
鸿文的视野就这么窄,毕竟不是北京人,要不是在北京上大学,兴许这辈子都不会来北京一趟的,别看离得不远。所以他在北京没有根基,也不认识什么人,只能是瞎猫碰死耗子。
当他要往大街上走的时候,抬头看天,天开始暗下来,估计现在出去,老奶奶也不会在胡同口了,明天再说,反正这两天都没有课。
他走回宿舍,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的争吵声,他站在门外稍微停了一下,原来是几个人在讨论一些话题,大意是:学习法律有没有必要学习世界通史?现在已经是民国时期了,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学习大清律例?里面讨论的很热烈,有点争吵了。
鸿文想让他们争论去吧,我反正是老师教什么,咱就学什么,你争论半天有用吗?不是瞎耽误功夫?再说了解一些世界通史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这有什么可争论的,必须了解,而且还要结合世界史,了解国外的一些法律知识。真幼稚,鸿文推门进去,屋里立刻鸦雀无声。
过一会,突然,话风一转,有人建议鸿文谈谈自己的想法。鸿文说我不知道你们在讨论什么话题,而且自己才疏学浅,恐怕说不出多高深的道理。
有同学把他们刚才争论的话题又叙述了一遍,说想听听鸿文的见解。他略思考片刻,简单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道:“我们现在所学的大清律例也好,还是世界通史也罢,都是为了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方面的常识,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还很薄弱,我们国内的法律人才又那么匮乏,对西方的法律制度了解得甚少,而且与世界各国通商往来,以及外籍人员在国内各个省份频繁流动,不了解世界通史和西方的法律制度,很容易造成失误,其结果可能还要酿成要案。为了不遭受外国势力的侵蚀和侮辱,我们有必要从西方法律制度中吸取其精华,变西方的法律为我们服务。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你们继续吧。”
宿舍又是一片寂静,也许大家沉浸在鸿文的发言中,也许在咀嚼着他说的每一句话,不知道谁说了一个好字,打破了沉闷的局面。
他不想在宿舍多呆,也不想参与这讨论,那讨论的,搞好了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搞不好假如观点不一致,容易闹矛盾。他现在是有家庭的人,不想招惹是非,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尽量不参与。从自己的包中拿本书朝自习室走去。
到了春天,天就亮得一天比一天早了。鸿文吃完早点,到教导处报完到就想出门,被家琪叫住:“你怎么刚回来就又要出门?”
“你知道我又想起什么了吗?我昨天晚上就想出去,但是考虑太晚了,所以利用今天没有课,想再去原先太监住过的胡同看看,找那个老奶奶搜点信息。因为我总有一点预感,怕那个太监对侯三姐姐不好,怕他对她做出点什么。”
“那你也没确定那个人是不是侯三的大姐,去了不是白去吗?”
“不去了解,不去看,怎么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侯三的大姐呢?总要弄个明白,如果那个人不是侯三他姐姐,我也就死心了,再从别处想办法,你说对不对?”
“嗯,是这么个理,你等我一下,我把书放回宿舍,跟你一起去。”
路上,经过一个小卖铺,鸿文称了一斤槽子糕说给老奶奶,这样她肯定特别高兴,也会尽心帮你打听消息的。
当他们两个人快到要找的胡同时,老远就看到老奶奶搬着一个板凳坐了下来,这个点出来,正好能晒太阳,而且春天的太阳更暖和。
走近后,鸿文问老奶奶还记得他吗?老奶奶眯缝着眼,笑盈盈地说道:“记得,咋不记得,我只记得你穿着长袍大褂那叫一个帅气,看着就是一个书生。今天怎么想着过来了?还是为那个太监?”
“是啊,老奶奶您的记性真好。我想再次问问您他回来过吗?您不是说他搬走了吗?他的邻居说他去天津了,这个消息确定吗?”鸿文蹲了下来,离老奶奶更近一步问道。
“小伙子,你这样问,我倒是想起来了,前一阵子好像听街坊说了一句,说在哪遇到他了,他见到我们街坊马上就躲闪走了,好像怕别人发现他似的。这样看来,他还真的没有去天津,可能就是不想见到我们这些老街坊。”
听老奶奶这样说,鸿文心里一阵窃喜,他猜得还真没错,他就是想躲开这些对他的过去知根知底的人,去一个离这里远一些的地方,重新开启新的生活。
鸿文将手里的槽子糕递到老奶奶手中说道:“奶奶,这是我给您买的,您收下吧。”
老奶奶激动地说:“哎呀,你个好小伙儿,咋又让你破费了?谢谢你,上次就给我买了槽子糕,这个是我最喜欢吃的,你看我的牙都快掉光了,就只能吃这个。”
老奶奶接过槽子糕,话就更多了。问鸿文还想知道什么?
鸿文说:“我想再问问您,或者您去问问街坊,他是在哪见到太监的,我想那个地方应该离他住的不远。”
“这个我倒没问,这样吧,你们跟我来,我去问问。”说着老奶奶就站起身来,他要领着鸿文和家琪去街坊家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