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能像这样和睦大方的人家,真的不多了。
于村长对竺家人的印象一直很好,跟竺老爷子关系也还不错。
于是,认真想了想,道:“村里确实有几家空屋子,不过那都是年久失修的,不太好了。你要是住进去,得让人再修缮修缮。”
竺子叶很高兴:“没事儿,就是修缮而已,肯定比建新房子省功夫的多了。”
“那倒是。”
“那村长叔,你啥时候有功夫,带我去看看吧。看中了,咱们就过手续。”
于村长突然有些迟疑。
“怎么了?村长叔?是有什么事儿吗?”
“哦,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儿。我是想着,村里的房子,情况都差不多。你要是选的话,我想着村尾那处也可以考虑。那房子是石头房,比别处都要好一些。还有个原因就是,跟于婆子挨得近。”
竺子叶翻了翻记忆,才想起来于婆子是谁。
原主在村里不常走动,但也知道她是村里很特殊的一个存在。
那于婆婆年轻时候是地主家的小姐,但她爹就这么一个女儿,便招赘上门。
当初打倒地主的时候,她爹已经死了,她便成了众矢之的。
当时的惨烈程度竺子叶已经无法得知,但从老太太如今古怪的性情和生活现状,也可以想象当初的苦楚辛酸。
听说,她是被她的丈夫带头举报的。
还有她在饥荒时候救的一个女人,她收留了她做丫鬟,然事发时那女子却说她恶毒心思,吸广大劳苦群众的血,让她洗衣服干活,还不给她吃饱。
这个事实有待考证。
但那个时候有人收留能给一口饭吃,都是活菩萨了。
那丫鬟的举报,除了那些人当作证据外,于家庄的人大多数都是不屑的。
这种人,举报对象若是一户穷的叮当响的家庭,那就是白眼狼。
但救她的是于婆婆,那便是剥削压迫。
反正,最后的恶果都是于婆子承担了。
但老天爷也不是瞎眼的,公道自在人心。
那些人在,于家庄的人不敢出声。
等那些人走后,于家庄的人却也留不下那个赘婿和丫鬟了。
听说,后来那个赘婿带着那个丫鬟南下了。
“其实,于婆婆人就是脾气古怪一些,但心眼不坏。那个时候,洗衣服算什么剥削?能有口吃的,让我去掏大粪我都愿意。于婆婆就是倒霉,遇上了两个白眼狼。”
竺子叶看着于村长义愤填膺的脸,迟疑开口道:“所以,村长叔是希望我选的房子,离于婆婆近一些,也算有个照应?”
于村长瞬间激动:“哎哎哎,对,就是这个意思。于婆婆没有子嗣,平常也不跟人交流。有时候我们去看她,还被她骂出来。其实,她是担心有一天再来一次那样的事儿连累我们。她人不坏,村里有人看到过好几次,她把煮熟的土豆给村里的孩子们吃。”
于村长说了很多,话里话外就是,于婆子人挺好的,那房子也不错。
只要竺子叶愿意选那一处,他愿意私下做主,给她便宜一些。
竺子叶没有立刻答应,提出要去看看房子。
她不是没有同情心,但前世打拼了十来年的经验,让她不会仅凭他人所说就做出判断。
她想做什么,都得是自己去考察决定的。
于村长欣然答应,甚至连换个时间都等不及了,立刻就要带着竺子叶去。
竺子叶这时拿出手里的油纸包,对他道:“村长叔,这是我做的玉米面馍馍,您给家里孩子尝尝。”
于村长瞬间拉下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