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归根结底,是往家里多扒拉些东西。
而绝不是为了关心她这个女儿。
但于金枝在这个家二十来年了,哪可能还对这样的母亲有太多的期待。所以,即便明白于母的目的,也不悲伤。
她从小就知道,只有抓在手里的,才是最稳妥的。
当下,也不含糊,直接把竺子叶在顾家被磋磨的喝卤水自杀,最后被竺家人上门接回娘家,在娘家坐月子的事情说了。
当然,着重说了二人坐月子的待遇差别。
她坐月子的时候,一共就杀了两只鸡。
竺子叶才在娘家待五天,就已经杀了两只了。期间,还有其他玩意儿补着,全家人也都把竺子叶当玻璃娃娃一样哄着。
于母听着于金枝的话,瞬间就明白了。
说到底,她这闺女就是嫉妒眼红了。
她倒是无所谓闺女什么想法,眼下最重要的,是她明天可以拿这件事当借口,去竺家“讨公道”。
于母这个时候才露出一丝“慈母”样子,假装关怀着于金枝,道:“行了,这事儿你也别记在心里了,等着我明天,不行,明天她们肯定会有准备,把竺老二媳妇儿留在家里,我后天去吧!等着我后天去你婆家,给你讨公道,非得让竺长明亲自来接你回去!”
对于讨公道的事情,于金枝才不以为意,那些“公道”讨回来,都进了娘家的口袋里,哪还轮得到她!
倒是让竺长明亲自来接她这件事,挺让她心动。
自打结婚后,竺长明就很少来她家。
除了接亲和年初二的拜年,他几乎不入于家庄下庄口。
她知道是什么原因,无非就是怕面对于月兰尴尬。
但她知道,于月兰对竺长明还没死心。
抢了于月兰的未婚夫这件事,算得上是于金枝对上于月兰唯一赢的一次了。
这让她在于月兰面前,足够扬眉吐气,得意非凡。
每次看到于月兰那张明明愁苦却故作镇定的脸,于金枝都痛快不已。
她经常抱着孩子回娘家,往娘家拿东西,未尝没有炫耀幸福的意思。
这一次,她算是丢了大脸回来。
怎么说,都得让竺长明给她找补回来。
她娘的提议,不错。
母女俩暂时达成了和解,于家的院子又恢复了平静。
下午,于金枝那出去打猪草的妹妹和出去玩耍的弟弟都回来了。
于金枝的弟弟于金宝得知大姐回来,高兴地往他娘的屋里跑,看到熟悉的包袱皮,赶紧扒拉开看。
翻了半天没有翻到吃的,就顿时不干了。
“娘,娘,这回大姐回来没带好吃的吗?”
“没有,就拿了两身衣服!”
得到不想听的答案,于金宝顿时哭了。
“啊呜呜呜,我不管,我不管,我要好吃的。你赶紧去大姐夫家里拿!把我的好吃的拿回来,我要吃肉,我还要吃鸡蛋!去,快去,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