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姑娘,我多年的腿疾犯了,恐怕无法行走。”
“李姑娘, 我有一封急奏要上表朝廷,想先回船上写好。”
……
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用各种各样的借口要返回船上。
他们在说完借口之后,也不管李蕴是否答应,就跟缩头乌龟一样缩回了船上。
这些人不仅自己回船,还带走了一些侍卫, 想让那些护卫保护自己的安全。
江岸上巡察团的人瞬间少了很多,看着已然没了之前的气势。
浮侍卫来到李蕴身边请示:“主子,可要将刚刚折返回船上的所有人都请下来。”
浮踪卫之人,遇到各种危险,历来都是迎难而上,不畏生死。临阵逃脱者,都会被逮回来面临更多的责罚。
这些大臣,之前遇袭的时候都当了次逃臣,现在还逃,必须让他们受些教训才行。
李蕴眼神轻飘飘的看着那些航船。
“浮侍卫,不必将他们请下来了,直接将刚刚那些返回船上的众人聚集到同一条船上,再安排一些水手,护卫,将他们送回乾都。”
她说完这个决定,立刻就有依旧留在江岸边的随臣反驳她。
“不可!李巡察,他们是陛下,太后安排来的随行大臣,如今东江还不曾巡察完,您就将他们赶回乾都,那便是再打两位皇家天尊的脸。”
“李巡察,您三思而后行。越俎代庖的举动,即便您是太后的徒弟,也有可能会惹来麻烦。”
李蕴:“东江巡视,长路迢迢,危机重重,与其带着这些贪生怕死之徒拖后腿,不如让他们回去养尊处优,也好皆大欢喜。 ”
“太后,陛下若是要怪罪,我李蕴一力承担。诸位不必害怕被我牵连。”
“浮踪卫,去按我说的话做。”
李蕴的这番话动用了内力,所以那些返回航船上的人也能听清。
那些缩头乌龟一样的大臣,立刻从船上回到江岸。
“李蕴,你如此作为,实在不妥。本大人既不随你进灾区,也不会回乾都。”
“就是,就是。你的品阶还不如本大人,又什么资格左右本大人的行踪。”
他们不想被送回乾都,因为一旦送回,那就是在向皇室,向天下宣告他们的懦弱贪生,会被人指着脊梁骂。
他们不会让李蕴得逞。
李蕴当将太后赏赐的佩剑抽了出来:“不随我深入灾区的随行大臣,要么给我滚回乾都,要么就来领死。”
“你,你休要拿太后赏赐的佩剑吓人。当初你领剑的时候便说过,若是你手下有一个枉死的人,你就要提头见太后。我不信你真的敢杀我。”
一位铁姓大臣站了出来,叉着腰挑衅李蕴。
李蕴用绢帕擦了擦剑刃:“枉死?我今天砍了你,用剑将你片成白骨,你也不算枉死。柳哥哥,你念一念铁大人的罪行。 ”
柳郡王:“好。”
“大乾一百九十六年,铁大人强占弟媳……”
李蕴:“铁大人,你罪行昭昭,我早有杀你之意,不过想等到东江巡察结束后,再取你人头。你偏要急着下地狱,我不能不成全你。”
利剑挥落而下,铁大人头身分离,血溅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