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皇子府也陷入了一片慌乱,她也是整天慌慌不子安的,府里有正妻,她一个侍妾也上不了台面,有些事就一些掣肘。为了不让府里大乱,太后娘娘进了大皇子府坐镇,太后进府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各院的女人都好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没有吩咐不得外出,不得跑去打扰大皇子养伤。
一时间各院紧闭门户,她也没法只能干着急,在想到大皇子现在没有死,只是伤了养养就好了。自己也就在院子了踏实的呆着了。
没想到大皇子死的前一天她娘家买通小厮给她送来了一个消息,让她整个人都吓傻了。大皇子被人下了药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了,叫她自己做好心里准备。
她反应过想去找太后娘娘,人跑到门口又站住了脚,整个大皇子府都在太后娘娘的掌控中,大皇子中毒太后娘娘会不知道吗。
自己去了会不会也被杀人灭口,大皇子已经药石无医了,她去了还能做什么呢
她浑浑噩噩的回到屋里,大哭起来。哭自己的无能,也哭大皇子不听她的劝告,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当天夜里大皇子病逝的消息就传到各个院子里面了。她更是哭晕了过去。醒来后她想着,事情已经这样了,太后娘娘也许看在大皇子的份上会护住大皇子府这点血脉,她如今也只能为大皇子府保守秘密,如果皇上能放过小世子,她就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木里,要是皇上容不下小世子,到时她就冒死也会告诉小世子真相,不让他走了自己父亲的老路。
大皇子妃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她有自责又难过,自责自己这么多年都没有发现自己丈夫的困境,不能做好妻子的责任。难过自己的丈夫不在自己面前说一句真心话。
如果她早就知道一定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情的,她偷偷的让自己心腹把这个消息带给了自己的娘家人,她希望自己的母族可以护住自己的儿子。
皇家无真情,亲兄弟说杀都杀了,更何况一个侄子。
太后娘娘事后想要瞒下此事,不是她想保全自己小儿子的面子,只是不想小儿子知道她们知道后杀人灭口。如今他羽翼以丰,就是她这个太后娘娘都要避其锋芒。要想保住大皇子府,只能选择息事宁人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她亲自去了大皇子妃寝室,把下人都撵了出去。两人在屋子里说了两刻钟,期间也传出哭吼声,可想两人说的事情肯定不是那么愉快的。
最后太后娘娘红着眼眶在大皇子妃寝室走了出来,大皇子妃也没有在闹腾。都是明白人,该怎么取舍都心里明镜似的。
太后也曾想冲动的进宫质问自己的小儿,问问他为什么那么狠得心对自己的嫡亲哥哥下手。后面想到自己的孙子,她不敢冒险,她怕他会连大儿子最后的一点血脉都给抹去。
此后大皇子妃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太后娘娘以为又是皇帝干的,忙叫人找了好多外面的有名大夫给大皇子妃看诊,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心有郁结,只能自己想开,不然谁都救不了她。
太后娘娘也想了很多办法,她把三岁的轩辕逸晨带到大皇子妃塌前,希望她看在孩子的面上可以振作起来。效果微乎其微 。大皇子妃仿佛陷进自己给自己织的大网里,不管外面人怎么叫喊她都不理了。
大皇子妃最终没有好起来,三个月后也随着大皇子而去,一时间整个大皇子府树倒猴孙散。
皇帝也给太后娘娘施加压力,让她赶紧回宫,她是一国太后怎么可以常年住在宫外呢,不是让人笑话他这个皇帝不孝顺吗?
太后娘娘如今也是人微言轻,只能妥协。她把三岁的轩辕逸晨也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进了皇宫就进了皇帝的地盘,太后娘娘在百密也有一疏的时候,皇帝还真的没有打算绕过轩辕逸晨,他当时做的事情根本不隐秘,有点本事的人多多少少都能知道。斩草不除根,他也怕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被人算计去。
小小的轩辕逸晨在宫里三天两头的出意外,让人防不胜防。
最后一次更是中了烈性毒药,差一点就死了。
太后娘娘那次也发了大脾气,更是以死相逼。
太后娘娘也豁出去了,孙子眼看保不住了。她还在意什么。她不管不顾的冲着皇帝大喊。你做的事情别以为哀家不知道,你既然那么容不下哀家的孙儿,那哀家就跟他一起上路。也省的碍你的眼。
自己则紧紧地护着中毒昏迷的轩辕逸晨,生怕自己一个闪神孙子就被人整没了。
她刚刚把自己保命的药丸给轩辕逸晨吃了,希望自己师兄可以及时来救他。
逍遥门曾是太后娘娘的师门,齐长峰更是她的大师兄,太后娘娘没有进宫前也是和自己的师兄相爱过的,只因家族使命,她被迫嫁入皇家,自己的师兄更是一生没有娶妻。独守逍遥门。
从进宫开始太后就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了,几个月的时间,整个皇宫被皇帝牢牢掌控了,想要轩辕逸晨意外死亡真的太简单了。没办法她只能求助自己的师兄,逍遥门如今也是江有名的门派,想要护住一个人还是可以做到的。
江湖门派都凌驾在几国皇室之外的,就是皇帝也不能轻易惹怒他们。
齐长峰也没有让太后娘娘失望,关键时刻手持太后娘娘给的令牌进宫了
看到齐长峰时,皇帝就知道计划落空了,他即便在狠自己兄长,也不会迁怒自己的母后,他有一种偏执的想法,就是母后是她自己的,为了得到自己母后的眼光他不惜杀兄多嫡。
此时太后更是用命相要挟,他不得不妥协,如今齐长峰也进宫了,他更是没有机会了。
最后齐长峰在皇帝的注视下带走了昏迷的轩辕逸晨。
太后很生皇帝的气,自己把自己关在慈宁宫中闭宫不出,宫里任何的事情她都不再参与,即便皇帝每次去她那里,也是代答不理的。知道轩辕逸晨在逍遥门能安全长大。太后娘娘也放下了心。
直到两年前边关打仗朝中无可用之将材,轩辕逸晨强势入京,更是主动请缨去边关御敌。
皇帝看他少不更事就答应了,想着借此机会可以除掉着个心腹大患。谁知道轩辕逸晨这些年在外面学了一身本事,去了边关更是如狼如羊群般肆意。历尽一年的时间,把边关的敌人打的闻风丧胆,敌国更是递交了投降书。
轩辕逸晨也从此成名,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