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齐两人面红耳赤,垂头不语。孙洪发冷眼旁观,邹万发不知所云,陆云洋洋不睬。只有白霞面沉似水,蛾眉紧蹙。
汪振丰摊开双手:“各位,这算什么呀?啥问题都没解决,弄出一堆老人家语录来……”
白霞一拍桌子:“汪同志,你觉得你的这些话像一个领导干部该说的么?论文凭,四个专家不抵一个普普通通的江湾农民;论胸襟我们这些干部,竟然被一个憨了吧唧的倔驴搞得哑口无言。老人家语录怎么了,那是真理!真理永远不会过时。在农民面前,我看我们最好‘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小贾、小包,你们俩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包丽君个性直爽,直言不讳:“我觉得这个邹院长应该免职,他没能力没、资格也没威望当这个院长。如果继续下去,农科院就成了风月场了!”
汪振丰:“包丽君,你越权了!”
“切中要害!”白霞说道“邹万发同志的所作所为不及时处理,那将不是我们瞧不起农民,而是被千千万万农民唾骂!包丽君你收拾一下,一会儿跟我回县里。小贾,你来这里一年了,说说你的感想。”
贾浩明长叹一声:“我觉得庄大憨很了不起!说实话我也是省农科院出来的中级农艺师。”
连个小村官儿论资质都是他师傅级别,邹万发差点把脑袋塞进裤裆里。
“我开始来的时候也是夸夸其谈,干了很多荒唐事。结果真叫老百姓瞧不起,他们叫我大山炮!跟庄大憨聊了两回,尤其是看着他老黄牛护犊子一样带着那些乡亲一步步往前走,很是震惊。经历了收水稻,尤其是看见他的那些老干爹老干妈,更加震撼!那些业绩要是放在我姓贾的头上,不知道要张狂到什么样子,可是他依然能保持一份初心。我决心拜他为师,拜所有老农民为师。”
白霞赞许地点点头:“邹万发同志暂时留在老江湾,继续调研。陆云由于入院条件不够,交回所发工资即日离开农科院!这里的工作暂时由秦步原同志主持,调研结束后再调整任命。小贾,我带来了两万调研经费,我在渔窝棚能吃庄大憨王雅梅的,这两位专家不能总是白菜豆腐。我知道庄大憨现在没时间,你可以联系王大娘。”
贾浩明对掫桌子一事依然耿耿于怀:“照顾秦老师、齐老师这没问题。这个姓邹的,你还是带回去吧,渔窝棚不欢迎这种人!”
白霞撂下脸:“小贾,你是干部,不是庄大憨那样的农民,说话办事注意分寸。老邹虽然存在问题,但他也是调研组成员,你要一视同仁!”
白霞按下了贾浩明,秦步原却举起了右手:“白副县长,我们的调研项目已经确立。老邹的项目……”
白霞说:“他自己上报的,主要目标是黑土地江水水稻的种植,和你们不冲突。你们接触庄大憨了?”
秦步原:“他……,这种情况……”
白霞冷笑道:“那头憨驴得顺毛摩挲,渔灯社都是机器作业,内部非常团结。如果不是粮食出售,庄大憨在不在都行。小贾,就说我说的,三个专家遇有疑问他必须抽时间解答。对了,别让他那么抠搜,拉拉岗子的伙食一向都不错。”
孙洪发:“别人还行,这个邹老师要是去……”
老周:“哦,我不去,就在这儿吃白菜豆腐。”
自始至终白霞连孙洪发正眼都没看一眼,孙洪发不禁阵阵心寒。
庄大憨果然杀猪了,不过不是獾子洞的特种猪而是七户半那几家人家散养的普通肥猪。即便是普通肥猪也把两位专家吃得赞口不绝。
吃了一顿开镰酒,拉拉岗子就更进不去人了。不但拉拉岗子,老江湾十家有九家都是铁将军把门。两个专家只能在贾浩明的陪同下,一个地块接着一个地块儿查看粮食的品种、成色。
老江湾的水稻、苞米、小杂粮的确成色饱满品质优良,但产量却很一般。尤其是庄大憨他们的几片苞米,估产每公顷不会超过八吨,至少比一般的土地减产两吨!
仔细打听才知道,这些地块的苞米用的都是羊砖猪粪农家肥!品种是坚持使用了五年的精品101。两个专家知道,这个品种的玉米种子现在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
两位专家越走越远,从王八岗子转到马兰坡,再到大鱼架,又转到塔头滩。秦步原立刻两眼放光!过水塔头,他走遍了全省的滩涂沼泽,这是唯一一片保存完整,未被人为破坏的塔头滩!这种塔头滩和王八岗子后面塔头沟里的塔头还不一样,那些是死水塔头,含泥量很高。而这种塔头经常受到洪水冲刷,几乎没有死根,没有泥沙,高高耸出的青黑色塔头都是充满活力的海绵体……
秦步原嘴里又开始无止无休地磨叨起来。
贾浩明告诉秦步原,庄大憨就是白霞安排的这片塔头滩的托管人,他曾为这片塔头滩给村民下跪。
秦步原双手合十:“功德无量,功德无量啊!”
齐师民一指狐狸坨子:“这个坨子和江边的坨子都差不多,都是灌木,形成很晚。怎么会有几棵大榆树,下边还有一个窝棚啊?”
贾浩明:“那是庄大憨的母亲和前妻的坟,树是庄大憨移栽过来的。我听说庄大憨经常在那窝棚里读书。”
齐师民:“呵呵,只要不来洪水,这的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现在的年轻人浮躁跳哒,华而不实,能安心读书的实在不多啦。贾村长,你说了好几次,庄大憨一直在培育一种特殊的玉米,我们什么时候……”
贾浩明:“唉,深秋天冷,到那里需要蹚过齐腰深的柳条沟,我担心两位的身体受不了。等收完了庄稼我安排船……”
齐师民:“贾村长,你是研究林地经济的,我是专门研究湿地农业的。这个苞米呀,即便过了霜降,一般的霜冻也打不死它。收割也有个最佳时机……”
贾浩明:“我现在就联系庄大憨,让他找船!一说这个他比喝半斤酒都兴奋!”
孙洪发坐在他的宝座上放下报纸,品了口茶向窗外望去,老沙鲴鲈正在从豆腐鲁的车上卖豆腐。他心里不禁暗笑,这俩专家也真能熬,接连十天白菜豆腐愣没吃跑他们!看着看着,只见贾浩明带着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两个专家走进院里来。不一会儿他的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
这两个不知好歹的玩意儿,竟然强烈建议在柳条沟上建桥!在七户半一带建立特种玉米试验基地……
奶奶的,一座桥计划投资十五万!你们能给钱?
这座桥庄大憨早就嚷嚷,这个大山炮也做过规划,现在又提起来了。孙洪发装模作样看了半天专家的建议书,扔给贾浩明。
“你在这工作一年了,柳条沟的情况你也熟悉,做个计划,然后落实!”
贾浩明一听格外兴奋,黄花甸子,七户半,试验田,这可都是最有意义,最有前途的发展项目。
一座桥,就是他心中的彩虹,就是他最炫目的政绩。
专家的建议,点燃了贾浩明的火花。
他在规划一条路一座桥从玄武台人字交叉点,一直往东,穿过柳条沟、黄花甸子,直到三江大堤……
他甚至向镇长汪振丰建议,暂时不要搬迁归并七户半。应该在那里建立一个科学种田实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