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 不管网上呼声多高,吴普都没再让美人们出镜头。
面对系统的疑问,吴普谆谆教诲:【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到了农历八月初, 吴普要送走韩娥她们了。
第一批普通卡里头, 只有徐大他们一家三口留了下来,剩下的人都选择带着工资回去, 他们还有家人, 有了钱至少要回家一趟,不能叫家里人眼巴巴盼着。
吴普让系统把人送了回去。
远在明朝一处城隍庙, 两个小绣娘手拉着手醒来。
她们摸了摸钱袋子,鼓鼓囊囊!
打开一看, 里头满满的都是钱。
她们回想了一下,过去一个月她们先是因为绣品遭人蓄意毁坏被主家赶了出来, 接着在城隍庙挨在一起睡着了。在梦里,她们好像看到很多很多新鲜事物,最后有神仙对她们说,她们该回去了, 工钱已经放在她们钱袋子里。
只可惜梦里那些新鲜事物却是不怎么记得了。
两个小绣娘凑在一起数了数钱袋子里的钱, 眼睛越来越亮。她们齐齐起身, 跑到城隍像面前虔诚地拜了几拜, 准备拿着钱回家找父母兄长去。
同样的情况, 几乎是同一时间发生在小书童等人身上, 手头或带着钱或带着米粮。
吴普看着普通卡回去后呈现的忙碌状态, 知道她们那边的危机应该暂时过去了。
他又扫了眼卡袋, 见里头有个穷书生的状态呈现“饥寒交迫”, 顺手把人召唤了过来。
穷书生还梳着丑不拉几的辫子头, 可能是个清朝读书人。
他操着一口混杂着北京土话和南京方言的口音, 见了吴普的短发直摇头,叨叨着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
吴普一看他那读书读傻了的模样,就知道他为什么饥寒交迫了,这估摸着是孔乙己一样的人物。
穷书生是个成年人了,吴普安排起来毫无罪恶感。
要求他在博物馆开馆时就出去一号馆的休息区支个摊,没事就给游客们讲讲茴字的四种写法。
“为什么是茴字?”穷书生不懂就问,“有些字有几十种写法!”
古代科举写异体字一般不算错别字,甚至还可以直接在文里炫技,一个字采用多种写法,所以还有人特意去钻研某个字的n种写法。
吴普觉得要是穷书生读了《孔乙己》可能会现场罢工。
文人嘛,都好面子。
吴普随口胡扯了一句:“可能是现代人挺喜欢吃茴香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