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事已高!”
这一句话,让在场众的人心里都暗流涌动,面上一个个担忧的说道:
“我府里还有几棵老山参,这就回去取了,给陛下送来!”
“父皇病重,本皇子要进去尽孝,侍候于床前……”
“风寒确实难受!”
“陛下,臣妾心里担忧的紧!”
“……”
众人纷纷动起来,
只有站在最后面,最外面,连话都说不上的几个才进宫的几个小才人白了脸!
完了,陛下崩,后妃无子者殉!
……
这一场忙乱直到第二天早上,皇帝的病情稳了下来,皇后回宫休息,十二岁的太子临朝监国,皇帝的寝宫里,只剩下了大皇子在侍候……,
服侍着用完了小半碗米粥的早饭,又用了汤药,皇帝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假寐,
大皇子侍候在一旁,
他年纪不小了,跟十二岁的太子差了好几十岁,先皇后无子,后宫之中所有的皇子皆非正宫所出,原本大家都以为,储君必定是立嫡立长,无嫡只有长的话,必定就是大皇子了,他就是未来的九五。
只可惜,十三年前,先皇后薨,新皇后进宫,立刻就有了身孕,产下一子。
这一子,就是当今太子,他不仅占了嫡,皇后母家还是掌管天下兵马老慕亲王,是有封地实权府兵的当朝异姓亲王世袭罔替。
出生三天就被立为了太子,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几月,西北破,慕亲王府被屠,全府无一活口,皇后也带着太子迁到城外行宫休养。
他以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
这些年,都以储君自居,
可谁能想到,五年前,慕边城归来,带着无数的战功和不容置疑的身份,皇帝器重,立刻就被立为了摄政王,皇后回宫,太子回宫……
“……咳…咳咳……咳……”
咳嗽的声音传来,大皇子赶紧让人端来了水,自己亲自扶起来喂。
“父皇好些了吗?”
“嗯!”
“父皇干躺着无趣,儿臣不如跟您说些,这些天的新鲜事儿……”
“嗯!”
皇帝闭着眼,由着他说起,
大皇子轻声道:“听说和亲的公主死了。”
“嗯,朕知道!”
前几日边关就来了奏报,去押解囚犯的林大人还是皇帝亲点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御书房决定的事,朝堂上没议过,还没传开罢了。
大皇子道:“听说十七岁,还是大好的年华……没想到这么阴毒,北国狼子野心,这次,还是多亏了摄政王……”,这是在夸!
皇帝不做声,听着他继续说。
大皇子接着道:“……多亏了摄政王揭穿她的阴谋,要不是摄政王果断,我们还不知道这件事。”
听起来,依然是夸!
但这些人是谁,床上躺着的可是天下的九五之尊,要不是……?我们还不知道……?
这句话说的,什么事情是当今最后知道的?人都拿下了才最后知道?
还是事关两国和亲的大事?
皇帝忽然睁开了眼!
苍老的声音说道:“许他摄政之权,先斩后奏,是朕给的,为了稳固太子之位,咳……咳咳……”
一句话就把后面的说辞全堵死了。
大皇子脸色微变,打小报告的小心思都被人知道了,刚刚开头儿就这样被直截了当的堵住,他半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