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
随着一股西伯利亚冷风的吹来,整个首都铺上了一层银衣。
穿着一件黑色过膝羽绒服的陆远,从水木大学的第一学术报告厅走了出来。
这是陆远第二次的讲座。
规模虽然没有扩大,但这一次的讲座针对的群体不同。
不是水木大学在校的学生,而是大夏范围内所有高能物理学教授。
“陆远教授,请问刚才讲座上你所说的‘量子科技时代’以什么为标准呢?”
“陆远教授,针对现在网络上所说的,您研发的量子电池破坏了目前世界的和平,您怎么看呢?”
“陆远教授,在量子电池之后,您下一步准备研发的目标是什么,还是在量子领域么?”
“陆远教授,作为大夏第一个‘菲尔茨奖’的提名者,您为何没有去米国领奖呢?”
“”
看到陆远后,记者们快速的将陆远层层包围。
问题大部分都是围绕着‘量子领域’,但也有少数关于‘理论’学术领域研究的。
就在不久前,数学界的诺比尔‘菲尔茨奖’颁奖仪式举行了。
然而陆远却放了鸽子。
一时间,网络上的科民议论纷纷。
又说陆远将对于理论学术研究当做儿戏。
有人骂陆远狂妄、自大。
毕竟,作为数学界的‘诺贝儿’,这个奖项的意义非常的重大。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得奖者都是上18辈子的祖上积德。
菲尔茨奖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大夏的对外的炫耀。
谁让没有一个大夏本土人获得过呢。
所以陆远的这个举动,却是让挺多人纳闷的。
不过对此,陆远并不在意。
能够为大夏拿到这个奖项就行,至于在颁奖仪式上露个脸,装个比啥的,陆远不需要。
而且陆远也知道现在的米国有多么恨自己。
他的身体素质虽然经过30基因改造过,但真面对荷枪实弹他还真的没有这个自保能力。
谁知道米国会不会丧心病狂的搞一个什么911恐怖袭击。
摊了摊手,陆远针对记者的提问选择性的回答道:“菲尔茨奖的颁奖仪式没有的原因很简单,我不需要。”
“过几天还有生物的诺比尔呢,你说我去不去呢。再过一个月还有一个物理界的诺贝儿呢,你说我去还是不去呢?”
陆远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我真的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出席每一次的颁奖仪式。而且”
“这些奖项啥的,我看的很淡的,都是浮云,没啥意思。”
这
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不过怎么感觉像是在装比呢。
诺比尔、菲尔茨奖没啥意思?
总感觉怪怪的。
但这话从陆远口中说出来,一时间又无法反驳。
“陆远教授很忙么?”一旁,燕大校长看着彭德仁校长问道。
“最近不忙啊。”
“他都从他的研究中心出来好几个月了,平时陪陪女友,剩下的时间就是看书。”
彭德仁校长笑了一声,回答道:“你不了解这小子,别看他现在是大夏的科学家,平时装比可是有一手。”
“哈哈哈。”听到彭德仁的话,燕大的校长有些不可思议的笑了笑说道:“没想到陆远教授还有这个传统的优点。”
“这叫优点。”
“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