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夏的数学确实是公认的最强,从一些初中、高中、大学的奥林匹克竞赛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为何这个数学界的‘菲尔茨奖’大夏人却没有获得呢?
“可能有人会说,因为我们大夏的学术氛围不好,条件不好。”
“嗯这一点说得对,我不反驳。”
顿了顿,陆远提高了音量,他狠狠的说道:“但这是借口么?这是大夏没有获得‘菲尔茨奖’的借口么?”
“不,这不是。”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你们不够争气,因为你们忘却了最开始‘为大夏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你们的大多数人,大四毕业后选择去学术环境更好的外国,去拿外国的绿卡,去拿更高的薪水?然后为外国人打工,为外国人做研究,搞数据。”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们忘去了最初的誓言而造成的。”
“所以,你们是罪魁祸首。大夏没有‘菲尔茨奖’是因为你们不争气,是因为你们选择了更好的生活。”
陆远的话很重,顿时让很多学生低下了头。
同样,陆远的话说的没有毛病,也说进了他们的心坎里。
他们选择去外国,就是奔着高薪水、好的就业环境。
所以他们并没有反驳。
但是,最后一句却是让有些人心里不舒服。
立刻有一个学生站起身来,他反驳道:“陆远教授,我不认同你的话。大夏的学术氛围有多差想必您比我们更清楚,因为您当初还被你的教授‘污蔑’抄袭他的论文,这样的事情在大夏大学里其实不少。所以我们选择更好的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更好的发展,这并没有错。只能说,大夏的环境留不住我们。”
听到这个学生的话后,陆远皱了皱眉。
台下其他的院士、教授也是皱了皱眉。
这就是问题所在。
陆远深吸了一口气,顿了顿说道:“这位同学请坐,确实如这位同学所说,我当初就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
“大夏的学术氛围确实不太好,薪水也不高。这一点很让人不爽。”
“但是这也不应该是借口啊。”
陆远大笑一声,再一次的拔高了音量怒吼道:“建国初期,两弹一星的‘邓老’排除万难的也要回到大夏,他为何选择条件差、氛围差,甚至连工资都没有的大夏。”
“还有,当初的‘童弟周’他是怎么选的,当年的钱老先生怎么选的,当年的数学界天才华罗耿怎么选的???”
“啊?”
“啊?”
“啊?”
“告诉我,他们是怎么选的?”
“米国给他们的薪水低么?米国给他们的待遇差么?亦或者说当初的大夏的学术条件好么?”
“不是,完全不是。”
“那是因为,他们从始至终永远的记得那句话:为大夏崛起而读书。”
“那是因为,他们将大夏崛起当成了他们奋斗一生的目标。”
“那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爱大夏守护着大夏的人。”
“而你们并不是,亦或者说,为大夏崛起而读书,早已经被你们给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