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都拿水木大学校长的人格保证了。
退一步说,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毕竟是‘可控核聚变’的总工程师,核研究领域的大牛。
不过,黄日升没有立刻答应陆远,而是缓缓的问道:“那你,刚才说的方法二呢?”
陆远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淡淡道:“方法二,其实就是将现有的核反应堆中,原子裂变变成原子聚变。大家也知道,每“烧’掉6个氘核共放出4324mev能量,相当于每个核子平均放出36mev,它比n+裂变反应中每个核子平均放出200/236=085mev高4倍”
末了,陆远还不忘补充了一句:“其实,这个比方法一还危险,还很辣鸡,提供的能量也才高4倍。”
黄日升:“”
现在的这年轻人,胃口真大。
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4倍的能量,还叫辣鸡。
“你更偏向于方法一?”
听到陆远这么排斥方法二,黄日升问道。
“嗯就用方法一。信我的,准没错。”陆远嘴角流露一抹计划成功的弧度。
他是真的有自信,不是大忽悠。
而且他想为‘核潜艇’研发多做点贡献有错么?
答案是肯定的。
完全没有。
“行,那我这个老家伙就陪你疯一把。”
终于,黄日升大手一挥,答应了陆远。
他愿意相信陆远。
在‘核反应’领域,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才是专家。
他虽然仍然难以将‘核反应’跟‘安全’二字挂钩,但是科研就是如此。
如果科研秉承着【我宁愿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的态度,那也太让人耻笑了。
突破,就是在不断的尝试、流血中进步的。
况且,退一步说,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真的发生了爆炸,伤亡影响也不会很大。
人家20出头的陆工都不怕,他这个快入土的老头子害怕,那就说不过去了。
看到黄老终于松口,陆远摸了摸额头的一滴冷汗。
‘忽悠人’真不容易,呸,是想要为大夏核潜艇研究事业多做点贡献,真难。
“谢谢信任。”
陆远将目光看向黄老,无比认真的开口道。
“那接下来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你的工作量一下子就提高了很多,毕竟如果仅仅是‘核反应’的修缮,很多科研人员可以帮你,但这个”
“不用。”陆远拍了拍胸脯,打断了黄老的话喃喃道:“为人民服务,咱不怕辛苦。”
“好样的。”
听到陆远的回答,黄日升拍了拍陆远的肩膀,赞扬道。
“这年轻人,真不错,是个当科研的好料子。”
“现在大夏的年轻人真的有担当。”
“这无形中减少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工作量。”
“是啊,修缮‘核反应堆’一些数据还能帮帮忙,他提出的那个方法,我们不好帮忙啊。不过感觉也挺nice。”
“没错,忙碌了好几年,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
“针不戳,90后要撑起一片天了。”
其他的科研人员,顿时肃然起敬。
听到有人竟然说他是90后,陆远表示有些不开心。
他明明是2000年5月16号出生,标准的0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