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给出的解释是,宋皇后温柔贤惠,乃是天子的贤内助,有母仪天下之资,可以保后宫不乱。
刘宏闻言,仔细的思量了一番后,这才没有动宋皇后。
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宋皇后对待刘辩的态度,也让刘宏十分满意。
可以说,如果不是刘瑾保宋皇后,那么如今的宋皇后,早已经被贬成美人,或者更加凄惨了。
刘瑾同刘宏的这些对话,虽然没有入宋皇后的耳中。
可是经过同刘宏长时间的接触,以及宫中的一些流言等等,宋皇后自然也知道了一些。
对于刘瑾这个皇弟,宋皇后的内心,是无比感激的。
反之,何灵思对刘瑾,那自然会心生怨恨。
只不过,她没有那个胆量,去怪罪刘瑾,毕竟,她只是个美人,虽然生了一个儿子。
但是,她在刘宏心中的地位,同刘瑾这个皇弟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陪着刘宏和宋皇后闲聊了许久后,刘瑾又来到了太后的寝宫之内,陪着董太后聊了许久。
等到黄昏时分,刘瑾这才拜别了董太后,来到了皇宫朝会大殿之外的广场之上,参加庆功宴。
此刻,诺大的广场之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圆桌,上面放着丰盛的菜肴。
一个个穿红戴绿的侍女,行动间,带着一缕缕香风,奔走在各个桌案之间,不停地添加着精美菜肴。
此刻,所有的桌案上,已经坐满了大臣。
卢植、蔡邕、周异、马日磾、杨彪、赵奕等人,皆坐在一个桌案上。
刘瑾故意同刘宏分开,提前一步来到了广场。
也并没有加入到卢植等人的队伍中,而是来到了吕布的那一桌,坐了下来。
而刘瑾紧挨着的人,正是司隶校尉阳球,这阳球,也是忠于汉室的将领。
他手握五千兵马,守卫在函谷关,关中的叛乱,也正是阳球带兵平定的。
见刘瑾坐在自己的身边,阳球等人立即笑容满面的站起身,对刘瑾行礼,而刘瑾,也微笑着点头示意。
过了不久,刘宏也在数十名宫女和太监的护拥下,来到了会场最前方的桌案前,缓缓坐下。
“众爱卿,今日乃是庆祝朕皇弟之功,还有众爱卿平定暴乱之举,尔等不必拘谨!”
“诺!”
一声整齐的应诺声,也宣布了这场晚宴的开始。
而后,众大臣们以刘宏为中心,相互小声的攀谈着,时不时的恭维刘宏一句。
而刘宏,也表现的十分开心,一边同大臣们饮酒作乐,一边享受着宫女的喂食。
“皇弟,坐的那么远作甚?快来皇兄身边,陪着皇兄喝上几杯!”
说罢,刘宏对着正在他身旁候着的太监吩咐道。
“去给朕的皇弟,再搬一个桌案来!”
“诺!”
太监闻声,恭敬的对着刘宏行了一礼,随即转身小跑着离去。
过了不久,两名太监抱着一张小型桌案,将其放到了只距离刘宏一丈远的位置。
看着刘宏笑眯眯的对着自己伸手示意,刘瑾先是对着阳球点头示意一下。
随即站起身,来到了刘宏身前一丈之外的桌案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