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邮局以后,才知道郑琴原来已经寄了三封信和一个包裹过来了。
包裹摸起来软软厚厚的,应该是取暖的东西。
看起来自己跟郑琴说了不能通信以后,她还是往这边寄了东西。
秦津津也带了一些土特产,是今天去黑市收的,一些菜干和风干的兔子和鸡。
信和东西都给郑琴寄过去,秦津津带着东西回去了。
她是故意不把这个大包裹放到软件里面去的。
她们三个知青在村子里吃得好的事情已经传出去了,虽然她们比村民们想象中吃得更好。
但是秦津津家里完全没有给她寄任何东西的,甚至他们可能她下乡的具体地点都不知道。
所以秦津津的钱和票就必须有个来路,假装让人觉得她家里一直想着她。
所以每次郑琴来信送东西,秦津津都是拿到人前,让他们认为是家里给送来的钱票和东西。
“秦知青,你家里又给你寄东西来了?”
坐在牛车上,一起回去的婶子看见秦津津带着一个大包裹。
“是啊,之前太冷了,我跟家里说先不要寄东西了,没想到今天去邮局已经有好几封信来了,还有这个包裹。”
“嗨,你们这些知青,走得这么远,家里肯定是惦记你们的。”
然后就开始转过身去跟其他人八卦了。
“村子里新来的这几个知青家里都是有钱的,以前那些老知青从来没看见三天两头的有东西来啊。”
秦津津:婶子,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就坐在你旁边,而且我不是聋子。
不过这婶子说得也没错。
老知青们,秦津津不是很了解。
不过他们这一批新来的知青,家里确实都挺重视的。
女知青这边就不用说了,经常都跟家里通信,还有东西寄来。
男知青那边,李昊和赵兴学两人家里应该是有些权势,物资、钱财都是不断的。
陈扬则是他自己说的,因为把工作让给了弟弟,让他能够留在城里。
所以每个月弟弟的工资36块,有一半会寄给他。
虽然人心易变,不知道这个钱还能给多久,至少现在每个月这些钱他一个人是用不完的。
综合下来,他们这一批新来的知青,确实是比较有钱的。
回到村子里,秦知青家里又给她寄东西来这件事情,没一会儿就传遍了。
包裹打开,里面是一件厚棉衣和帽子。
棉衣里面包着两个肉罐头。
这应该是过年的时候,郑琴他们家买来吃的。
赶紧打开她的来信,果然三封信都是来询问她的现状的。
跟着第一封信一起来的还有两张试卷,后面两封信就只剩下询问和担心了。
还好今天给了她回信,不然郑琴肯定要担心死了。
仔细看完三封信,把衣服和帽子好好收起来。
秦津津高兴的对张清和刘红岩宣布,今天晚上吃肉罐头。
是的,今天秦津津没有带肉回来,因为她还不想做生意。
猪肉罐头,取出来切片以后跟青菜一起炒。
三个人吃得心满意足。
秦津津已经在思考,要不要这几天就开始继续生意。
毕竟,她的梦想是能够在八十年代初期,买上几套房子。
最好买一些以后会被开发地区的老房子,这样以后就吃喝不愁了。
两千块,肯定不够她实现这个愿望。
不过现在刚刚75年2月份,距离改革开放还有一段时间,
秦津津相信,自己在高考恢复之前能存够买房子的钱。
所以,还是想继续摆烂,反正软件里面的作物还在不停的生产,她做红糖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来。
地里还没有化冻,村子里除了豆腐作坊的工人,其他人都还处在农闲中。
所以邵景同有大把的时间跟秦津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