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不用了……”
所有人一起摇头,还是不要了。
这个速度,他们都颠得不行了,要是再快一点,那他们就算垫着被子也受不了啊。
按照村长说的意思,他们至少还要在牛车上度过一个小时呢。
最后刘红岩还是不情不愿的把自己的行李垫在屁股下面了。
一路上她都像受到了什么屈辱一样,时不时的冒出隐忍的表情。
整张脸红了不下二十分钟。
“到了。”
邵景同停下车,招呼大家下车。
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还有半个小时,大家就下工了。
“村长,我把牛车赶到村头去拴起来。”
坐车这么久终于到了,大家开始打量着这个村子。
听说这是全国粮食充足的几个地方之一,大家都觉得这个农村肯定不差。
不过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
这里跟其他农村看起来也差不多,一溜过去都是土墙房子。
中间夹杂着一个大一点的和一个小一点的砖房。
也就是说,整个村子里,只有两个砖房?
看来这里的条件还是很艰苦啊,至少知青点肯定是土房子。
村长让大家在这里等一等,他去家里搬几个长凳子出来大家坐。
下工以后,村民们都往村头走。
今天是知青来的日子,他们还托了邵景同给带了好些东西呢。
来到村头先不着急去看知青们,先去找自己的东西。
就好像去晚了东西就不见了,或者是拿到的东西比其他人少一样。
邵景同就站在牛车面前,拿着一个小纸条一样一样的对照着牛车上的东西。
“这是张二婶的,这是李大妈的……”
分完东西,他们才开始围观知青们。
村长正在跟过来的老知青们讲话。
村里之前一共有十八个知青,有六个已经在村里成家了。
现在还住在知青点的有十二个人。
其中有五个女知青,七个男知青。
这次来的是一男一女两个知青,来接他们去知青点的。
“我们都是比你们先来的知青,跟我们走吧。”
满头大汗的两个知青,招呼着他们跟着一起走。
村长也在一边让村民们赶紧回家。
“快回去做饭吧,以后有的是时间认识新来的知青。”
知青点在村东头,基本上没什么人家挨着。
到了知青点门口,这是一个土墙房子,一共有两进的屋子。
前面有四个房间,后面是厕所和厨房。
他们刚刚进到屋子,就看见了坐在客厅等着他们的其他知青们。
知道今天要来新的知青,他们都聚在这里要跟新知青们打招呼。
“好了,我们现在做个自我介绍吧。”
刚才带着秦津津他们来到知青点的姐姐开始组织大家互相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