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名制度是由武则天发明,两宋彻底普及的防舞弊神器。
考生糊上自己姓名,交卷后由一批人专门誊抄,誊抄完毕再交另一批人阅卷打分,打分之后再撕下糊纸对照姓名,如此虽然麻烦,却能有效防止阅卷官凭借字迹识人,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科举的公平。
今天的考试没必要誊抄打分,糊名就行。
再聪明的人接受新事物也需要一个过程,缓慢输出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啊。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没几个蠢货,略一思忖便想通其中缘由,忍痛撕下纸条糊上自己姓名。
这么好的纸凭白撕下一块谁不心疼?
杨倓继续说道:“今天的考试题目很简单,每人写篇《治江南策》,写完就可以起身走人,剩余的纸也可以拿走,本王争取三日放榜,现在开始吧,”
大隋就剩江东这一块基本盘了,说什么也得好好治理,至于怎么治理杨倓心中却没谱,只好集思广益,让考生献言献策,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两篇有用的呢。
这就好比后世某些公司面试,让求职人员投稿却不录用,就是白嫖求职者的创意。
群众的智慧连后世奸商都不敢小觑,更别说杨倓。
考生们听到命令提笔蘸墨快速书写,这个时代的考生尚未诞生作弊的意识,全都自己写自己的,没人交头接耳顾左言它。
如此一来监考老师就省事了,杨倓和冯盎悠哉悠哉的品茶,来楷则站一边维持并不需要他维持的秩序。
如此过了约半个时辰,有人起身行礼道:“殿下……”
杨倓抬手下压道:“不用起身,有事举手就行,你想说啥?”
考生略显尴尬的拜道:“学生的纸写废了,可否再要一张?”
一片文章数百上千个字,手写出错的几率很大,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永远不写错别字不是。
另外做文章靠的是思维,句子写到纸上才觉得不对,想改了重来也很正常,但纸毕竟不是键盘,没有删除键。
杨倓理解这种烦恼,大度的说道:“再给两张,纸用没了或者写废了可以开口,今天纸管够。”
考生闻言无不大喜。
为保证卷面整洁,很多考生都想先写草稿再誊抄的,怕三张纸不够用没敢张口,现在好了,没后顾之忧了。
这场试足足考了两个时辰,考生们起身,带着剩余的纸陆续离去。
空白纸可以带走,写的草稿纸却不行,哪怕上面只滴了一个黑点也不行。
来楷收完试卷递给杨倓,杨倓笑道:“大将军,一起阅卷如何?”
“求之不得。”人都有好奇心,冯盎也想看看这届考生的实力。
杨倓,冯盎,来楷三位阅卷官走进大厅,每人分一沓开始阅读。
为避免受情绪影响,杨倓规定所有试卷必须看两遍,第一遍只看不打分,否则刚打了满分却发现下一位考生写的更好,怎么整?
拿起试卷没看几眼杨倓尴尬了,考生写的都是文言文,满口之乎者也,杨倓悲催的发现,上面的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认识了。
只能说不全认识,有些语句能读懂,有些就……
杨倓也不在乎什么脸面,不懂就问,刚开始冯盎和来楷还耐心指导,但时间长了两人也受不了,杨倓只好摸着脑袋苦笑道:“能者多劳,辛苦二位了。”
他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