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贼捉赃,捉奸拿双。
兵变这事只要没被抓住现行就还有斡旋的空间,朝廷官员都是翻云覆雨颠倒黑白的高手,弄不好可能会像宇文智及那样倒打一耙,将兵变的罪名扣到杨倓和来护儿头上。
这事历史上不是没有过。
所以杨倓需要更多的口供,将宇文化及等人的罪名彻底坐实,同时还需要旁证。
提起旁证杨倓想到了两个人,扭头说道:“来大夫,派人去找江阳县令和御史大夫。”
来楷官拜散朝大夫。
历史上兵变之事最先是江阳县令张惠绍发现的,发现之后果断上报给了御史大夫裴蕴,裴蕴又找到虞世基准备矫诏平叛,结果虞世基这个坑货接到消息后理都没理便回家睡了大觉,以至于事后裴蕴感慨道:“与世基谋划,反而误了大事。”
裴蕴到底是读书人,骂人都这么斯文。
换成杨倓,非拿出键盘侠的本事将虞世基喷个体无完肤才好。
接下来就简单了。
来楷带兵照名单抓人,可惜抓到的不多,因为兵变的主谋不是在军营就是在宫中。
今晚这种要命时刻,没几个人在家睡觉。
军营里的估计已经被来护儿拿下,宫中却没办法,只能天亮拿着口供去告状。
杨倓带人赶往军营,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同样在行动的裴蕴和张惠绍。
裴蕴上前拜道:“老臣见过殿下,殿下……”
杨倓抬手打断道:“小王见过裴大夫,先去军营再说吧。”
“好。”裴蕴也不矫情,带着张惠绍跟在身后,很快便赶到了骁果军大营。
来护儿接到消息提着炸药包出营,这玩意交给谁都不放心,还是拿在手里最安全。
将几人请进大营坐定,寒暄过后杨倓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大将军,军中主谋可否抓住。”
陪司马德戡和赵行枢造反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很多,不将主谋全部抓住谁都甭想睡好觉。
来护儿笑道:“殿下放心,都抓住了,目前军中虽然人心浮动,但坚持到明天早上没问题。”
杨倓赞道:“这我放心,大将军可是大隋的定海神针,有您坐镇军营,军中没人敢造次,您说是吧裴大夫。”
裴蕴点头,拍了顿来护儿的马屁才问道:“殿下和将军怎会知道兵变之事?”
杨倓无法回答,只好反问道:“裴大夫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裴蕴看向张惠绍。
张惠绍起身行礼,解释道:“今天是下官的寿诞,下官请符玺郎牛方裕来府赴宴,牛方裕人虽到了,却坐立不安的好像有什么心事,面对下官的询问也是支支吾吾不肯详说,最后被下官逼的急了才告诉下官今晚有大事发生,让下官别乱跑,至于是何大事,牛方裕没说,但下官想能让符玺郎食不下咽的肯定不会是小事,所以就……”
符玺郎就是掌管玉玺的官,品级不高权力不大,除公开站队之外,对兵变的影响不大。
杨倓笑道:“符玺郎牛方裕也在名单上,这会应该已经抓到了,张县令劳苦功高,辛苦了。”
“兵变的阴谋已经粉碎,咱们现在该考虑如何向陛下交代了,对此裴大夫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