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听到教书先生的解释,顿时恍然大悟。
紧接着,陈木想起来,临行前,陛下让自己按照圣旨的吩咐去做,陈木询问道:“圣旨在哪”
教书先生立刻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抄录的圣旨,开口说道:“这是我们从官府公告墙上抄录的,保证一字不差。”
陈木接过圣旨查看了一下,立刻就注意到了继续升迁的方式。
稍微兴奋了一会后,陈木查看了圣旨上的所有内容,开口说道:
“陛下要求,必须要培养一些医师,可是本官需要为百姓治病,没有时间考察百姓;
几位在此教学许久,对百姓比较了解,还请几位举荐几位品德优异,愿意治病救人的百姓。”
几名教书先生立刻说道:“愿意为大人效劳,不知大人除了品德要求,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要求。”
陈木稍加思索,开口说道:“如果重病百姓的家人成为医师,就可以帮助家人治病,省去一些多余的花费,就优先选择他们吧。”
教书先生们齐声说道:“大人仁慈,我等一定照办。”
陈木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自己选择培养家人重病的人成为医师,不仅仅是仁慈。
主要原因是,如果家里有病人,就会对药材比较熟悉。
这些人培养起来比较快速。
而且,在家人重病的情况下,如果有机会学医,肯定竭尽全力。
陈木就是这样的例子。
培养这些人,可以更快让他们成为医师,陈木可以更快获得升迁资格!
就在这时,识字屋里的一些百姓走了出来,纷纷跪在陈木面前,“参见大人。”
陈木看了一眼几人的面色,开口说道:“各位免礼,你们身体不适,我帮你们治疗一下吧。”
众人纷纷起身,兴奋的说道:“多谢大人。”
教书先生说道:“医馆正在修建,在此之前,就委屈大人先在书院存放药材的房间里治病了。”
陈木不在意的说道:“无妨,带路吧。”
陈木跟着教书先生走向空房间,百姓们紧随其后。
这时,一名百姓开口说道:“大人,我们家里都比较穷,还请大人少开点药。”
其余人也纷纷说道:“请大人少用药材。”
陈木稍微愣了一下,回忆起父亲为治病花的冤枉钱,开口说道:
“你们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几次针灸就可以解决了,根本不需要药材,你们放心就是。”
一名百姓难以置信的说道:“怎么可能呢?我之前去看病,医师说,要用五两银子买药才能治好,怎么现在不用药了呢?”
陈木稍微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你们的病症继续发展下去,才需要用药,可能是他们误诊了。”
众人难以置信的询问道:“大人,我真的是被误诊了吗?”
陈木点头说道:“没错,你们都被误诊了,最多针灸三次就可以痊愈。”
得到陈木的准确回答后,众人激动不已,开口说道:“还是大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