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对张德福进行了保护,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少年,暂时安排到市里的一个福利机构,一边让联系学校让其上学,一边着手调查事情的真相,还要帮助其联系家人。
隋心因为还要上学,在确定少年安排到福利机构后,就给张德福留下了联系方式,返回了学校。
后来在和张德福联系的过程中得知,经过公安机关的审理,查明了事情真相,将收买张德福的买主一家判了刑,张德福也算是得到了解脱。
但是因为张德福被拐卖的时候只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哥哥的名字,对于家庭住址等印象不太深刻,当时的年代网络尚不完善,因此找到张德福的家人一时间还找不到。
但是隋心感觉一个5岁的孩子应该记得自己的家人了,好像是有什么没有解开的心结,也不想强迫孩子,就让这个没有比自己小多少的弟弟先好好学习,至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管是否找到父母、哥哥,他首先要有能力养活自己。
还不到18岁的张德福在隋心耐心的开导下,逐渐接受了隋心的建议,凭借自己的聪慧,在18岁的时候成功考入了一个帝都的一个重点本科院校,当时主要是为了能够离隋心近一点,但是因为隋心家里的原因,两个也很少有机会能见面。
但是在张德福在做任何重大决定时都会征求隋心的意见。在此后的日子里,隋心像大姐姐一样关心张德福的健康、给张德福买各种礼物,还会在他需要钱的时候给予经济上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隋心一直在尝试解开张德福的心结,希望其能找到自己的家人。
后来张德福因为学习成绩优异,硕博连读后又被学校公派留学了几年,两个人也只在节假日以及张德福有重大问题时才联系,更别提见面了,所以一见面随心还真是没有认出来张德福。
张德福见隋心姐姐想起了自己,快走两步过去抱住隋心,大颗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想哭却又怕姐姐笑话自己。
隋心感觉出来,安抚的摸摸他的脑袋,觉得手感还不错,被当做小孩子的张德福瞬间找到了家人的感觉。平复了心情,隋心知道这个弟弟已经拿到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律师执业证,现在回国在找工作,至于是去学校当教授还是成为律师,他还想听听隋心意见。
隋心本身就不是一个专制的人,更不喜欢替别人做决定,以前是因为张德福还小,会给出自己的建议。
虽然隋心个人还是觉得如果成为学校教授,会更加有利于社会法制建设,但是现在弟弟都已经长大了,隋心说要看张德福自己的意愿,不论他做什么自己都是支持的。
张德福说自己要去改名字了,说经过这么多年,自己想开了,虽然是哥哥放开了自己的手,但那也是因为自己要吃棉花糖,本质上怪不得哥哥。只是因为自己这些年过的太苦了,所以才怨恨哥哥,怨恨父母。
现在想来确实也是不太应该,隋心很为张德福的改变而开心。她希望曾经受苦的孩子能够有家人来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