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朝李壹竖起大拇指说道。
“哈哈!点赞。”
李壹转头就向李世民的书房走去,而李承乾则带着玄奘走回自己的房间。
一推门就发现三个小人,李泰在桌子上拿着尺子在纸上写写画画,李恪则是拿着书在研读,时不时拿笔在一旁的书本上撰写,而李丽质在玩积木。
听到开门声李丽质第一个放下手中积木跑到李承乾身旁说道:“哥!你去哪玩了?听下人说你一早就离开酒楼了,咦大和尚你也在啊?”
“小僧见过郡主。”
“老哥我去找爷爷去了,怎么你三哥四哥都在学习,唯独你在玩呢?”
“哪有啊?父王给我们制定课业,质儿的完成了,所以才玩咯。”
“制定了课业?我看看,不错不错,织的很好嘛,这小兔子真好看。”
“嘻嘻!”
“老哥去看看父王给你三哥出的什么考题,你先玩哈。”
“好嘞!大和尚过来陪我一起搭房子。”
“阿弥陀佛。”
李承乾走到李恪身旁,看着纸张上的题目。
“郦食其言,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故言何以顺之?”
看着李恪身旁的《史记》《左传》《汉书》等一系列的书笑了笑,开卷考试啊。
“以史为鉴啊?”
李恪惊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李承乾,然后笑着说道:“大哥!”
“嗯!老爹考校你呢?”
“嗯~”
“开心啦?”
“嗯~”
李恪笑嘻嘻的应答道,看来他非常在意李世民对他的看法,如今李世民给他出关于民生的题,他知道以后要在自己父亲身边辅助父亲,所以要好好作答。
“哥你看一下。”
李承乾拿起李恪的答卷看了看。
“不错不错,现阶段能有如此见解已然很不错了。”
“还望大哥指教一下。”
李承乾把考卷平铺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了指一处说道:“以史为鉴的前提是不要主观去观察历史,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大哥问你,陈寿此人写史的弊病在哪?”
“请大哥指教。”
“陈寿言吴主用的居然是薨,薨乃诸侯之言表,但又以吴主为传,即为主传又直呼其名,同刘备也为传纪,先用先主后用崩的春秋笔法,可见陈寿对吴多不待见,既然陈寿带着主观意识去撰写历史,那么就不用看他对历史的点评。”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谢大哥,望大哥多多指教愚弟。”
“第二点,陈寿乃是晋臣,为曹操写武帝纪无可厚非,却称刘备为先主却为不妥,可用蜀主传,若他写刘备对待百姓有所赞美而对其他人贬低呢?至于黄巾起义的原因不应该听他怎么说,他只是史官,负责记录真实的历史这才是他应该要做的事情。”
“那大哥我该如何做呢?”
“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大哥教我。”
“你看王府里家仆主事例钱几许你可知?”
“不知。”
“父亲许你多久?”
“晚饭前。”
“哈哈,这么急,那看来是想在用膳之时考考你。”
“那大哥现在怎么办?”
“拿起笔纸去调查呗。”
李恪着急的问道。
“啊?每个人都问啊?”
李承乾用手指弹了李恪一个脑瓜崩说道:“你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家中例钱谁管发放呀?”
李恪高兴地跳了起来,拿起笔纸急忙地跑出门外说道:“哥!等我,我马上回来。”
李承乾偷笑的朝李泰走去,李承乾轻轻地走到李泰身后,偷偷地瞄了一眼李泰的图纸。
然后又悄悄地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