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茅坡村的顾家有三人,顾一城,王桂莲,还有顾老大,同行的还有胖婶和她几个儿子。
胖婶背了个背篓,篓子里放得满当当的,最上面还有二十几个鸡蛋。
王桂莲暗中比较了一下,她那些红糖和糕点都值钱,比胖婶的好。
胖婶也在打量王桂莲,见她就提了一个篮子,撇了撇嘴,心里很得意。
到了茅坡村,都是认识的人,纷纷朝他们打招呼。
“桂莲,胖婶,你们回来了,是帮娘家收谷子的吧?”
“哟,顾老三,你这是大家伙啊,听说收割的很快,真的假的?”
“顾老三来了,听说他们红河村就是用这机器收的谷子,一大坝一天就收完了。”
一时间,很多人把他们围住,七嘴八舌问着。
王桂莲全身舒服,这是她儿子,有本事,哪个能比得上她家老三。
胖婶气的要死,他们家都被忽视了,再看看王桂莲那只差朝天的鼻孔,一阵郁闷。
胖婶带着她几个儿子先走了。
这边,顾一城几人寒暄了好一阵才到娘家。
“三舅,三舅母。”
顾老大看到人,率先喊了一声。
“老大你们来了,快进家里坐,你嘎公嘎婆他们还在外面,我去把他们叫回来。”王老三把他们带进了屋,自己又出去了。
三舅妈看到顾一城带过来的机器,满意地点头,有了这机器,他们能省好多力气。
“哎呀,没想到你们来这么早,我还以为你们要到中午才会到,家里也没吃的了,这样吧,你们坐会儿,我去做饭。”
王桂莲拉着三舅妈,“哎呀,不用忙活了,我烙了饼,吃几张饼就饱了,正是秋收的时候,不用费那个劲。”
三舅妈笑得一脸褶子,“那成,都是一家人,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顾老大听到这里,跟顾一城小声吐槽,“每次过来都是干白活,连口吃的都捞不上,难怪爸不愿意来。”
顾一城早就料到这个情况了,不过他并没在意,跟王家这边走动很少,要不是王桂莲,压根没走动。
所以很多小事他就没计较,实在没必要费那个心思。
等他们三人吃完饼子,王老三总算把老两口叫回来了。
嘎婆看到王桂莲,眼睛滴溜溜转,落到了她脚边放着的篮子。
“桂莲啊,都和你说了多少次,来家里不用拿东西。”
王桂莲抹了嘴边的辣酱,急忙把篮子送到了老娘手里,“家里也没啥好东西,随便拿了点,我都是嫁出去的女儿了,回家空手会被人笑话的。”
嘎婆没客气,把篮子掀开,看到红糖和糕点,有些不满意。
“刚才从那边过来,王胖子带着几个儿子也回来了,她背了个大背篓,拿了好多鸡蛋,要说孝顺还是她孝顺,回回都是一大背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