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三,你这机器不靠谱啊,你也别折腾了,趁着天气好快点干活,把庄稼收回家里才作数。”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功夫,机器能代替人,别搞笑了,还是脚踏实地干事才是正道。”
“财哥,你家老三这机器打不起火,欠火候。”
这些人倒不是故意嘲笑顾一城,而是繁重的农活中,喜欢这样调侃。
一阵笑过后,劳累会被赶走一些,不至于那么辛苦。
顾老大作为车间员工,流水线上安装零件,还没见过这么大物件。
“老三,这真的能行吗?”顾老大知道的要比其他人多一些,好奇道:“不是说最早也得明年秋收才能大批生产?”
“嗯,这个还在试验阶段,用起来就知道哪里有缺陷和不足,到时候改进也有方向。”
顾一城检查了一下,确实出了点小毛病,难怪大毛他们用不了。
“大哥,你把工具箱给我,我修一下。”
“成,我这就回家取。”
看热闹的人渐渐散了,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顾一城还在那里捣鼓。
家里儿子多的人家,已经收了一块田了,还要继续收下一块田。
见顾一城还没开始,打趣道:“顾老三,别弄了,都下午了,再过一会儿都黑了。”
顾一城没理他们,继续在那里修,零件卸了,摆了一地。
顾老二看得头皮发麻,“这么多零件,到时候能装上去吗?”
顾老大摇头,“换我肯定不行,老三应该可以,他可是技术员,厂里不少人夸他,还说他去总厂那边了肯定又有进步。”
以前王桂莲经常夸老三有出息,那时候顾老大没有,真切体会,进了厂里,耳边老是听别人提起顾一城,他这才知道老三有多厉害。
以至于别人问他有没有兴趣去技术部的时候,他直接拒绝,他可没老三那么聪明,那么多复杂的零件他根本搞不明白。
傍晚,顾一城还在田埂旁边的小道上捣鼓,忙活的村民们陆陆续续收工了。
“顾老三,还没弄好吗?”
“别等你弄好,秋收都收完了。”
“要我说还是踏踏实实凭把子力气干活才是硬道理,这啥机器都是偷懒,行不通的。”
一开始别人的调侃顾家人都没当回事,直到天黑了,顾一城还在捣鼓,王桂莲坐不住了。
“老三啊,要不还是算了,咱们家壮劳力多,不靠这啥收割机也行。”
顾一城头也没抬,注意力都在各种螺丝上,“你别管了,我心里有数。”
“天都黑了,得回家,一会儿这里都是虫子。”说着,王桂莲要去收拾。
顾一城阻止:“别碰。”
“咋不能碰,不碰你难道要在这里弄一夜?”
“妈,你就别给我添乱了,你要是闲得慌,就去找点活干,别老盯着我。”
王桂莲差点被他气死,“行行行,你爱咋样就咋样,我不管了行不行。”
顾家人吃晚饭时已经快晚上八点半了,顾一城不在,林柔柔吃的心不在焉。
林超松瞧在眼里,并没有心疼顾一城没吃晚饭,相反,对年轻人这股执着劲很欣赏。
年轻人,总要肯干,敢干,坚持,这样才能一步步前进。
林柔柔很心疼,吃完饭后拿了两个饭盒,满满一盒饭一盒菜,去了田埂旁边。
这里已经点起来火把,照的很明亮,大毛他们一群人在一旁唠嗑说闲话。